昨天,我區召開質量強區工作會議,全面貫徹省“質量強省”和市“質量強市”戰略部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發揮質量工作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提升余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區長姜軍對質量強區工作提出要求。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偉斌主持會議。省質監局副局長楊燁、市質監局副局長祝平和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福友、區政協副主席章福根參加會議。
近年來,我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進了全區的質量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全國唯一連續三屆獲得“全國質量先進縣市”榮譽的地區。
到目前,全區有中國名牌3個, 浙江名牌31個, 杭州名牌38個;中國馳名、省、市著名商標分別達到16件、33件和62件;全區企業主持起草國家標準24個,行業標準18個,省級地方標準6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1個,《中華鱉池塘養殖技術規范》國家標準正式發布;5家企業成為杭州市標準創新貢獻企業,占全市的四分之一;興源過濾、南方泵業成為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組組長單位,新世紀混合氣體成為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混合氣體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全區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40個;起草和制定農業標準85個,逐步形成了與國家、行業標準相配套的農業標準體系;藍天農業循環經濟標準化項目成為國家級試點項目并順利通過驗收。
今年質量強區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富民強區、社會和諧為主旨,貫徹質量第一方針,突出質量惠民重點,守住質量安全底線,提升質量總體水平,以強鎮、強業、強企為基礎,全面推進質量強區建設。一是全面引入先進管理方法,大力推進質量強企建設;深入實施“技術創新、標準引領、品牌發展”三大戰略,提升總體質量競爭力;抓好“產品、工程、服務、環境、法治”五大質量,提升質量惠民能力。
姜軍強調,建設質量強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是我區在發展新階段實現轉型升級的客觀需要,是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生活品質的客觀需要。
同時指出,目前質量工作面臨的現狀不容樂觀:一是產業倒閉機制沒有形成,二是行業企業主體責任缺失,三是質量安全事件頻發、多發。他要求提高認識,擺正位置;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加強領導,完善體系;廣泛發動,營造氛圍;政策推動,強化保障。主要領導要親自督促親自抓,分管領導要一抓到底,不抓出成效決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