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食品安全檢測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忙著對抽檢來的山核桃作定量檢測。“在山核桃上市之際,我們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組織工作人員對山核桃生產企業(yè)加工的山核桃和市場上的山核桃抽樣檢測,確保質量安全。”隨行的市藥監(jiān)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當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兩會期間,戚靜燕等市人大代表也提出了《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jiān)測切實保障人民健康》的建議,由市藥監(jiān)局承辦。
從2006年開始,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一直把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作為及時發(fā)現食品安全隱患,及時指導群眾消費,及時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市藥監(jiān)局局長何長青告訴記者,通過召開30次協調會,22次現場督查,9次參觀學習,從鄉(xiāng)鎮(zhèn)農藥殘留檢測站入手,逐步推廣到主要蔬菜生產基地、主要農貿市場、主要超市,終于在2008年底初步建立起以“一中心、四統一”為主要構架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上午8時,記者在市農產品檢測站看到,一位檢測員正拎著一袋從浙皖農貿城抽樣來的蔬菜,走進了農藥殘留檢測中心實驗室。她把每個樣品稱取1克放入實驗杯,浸放在提取溶液中,一定時間后加入酶液,十幾分鐘后農藥殘留定測儀中,3分鐘后,電腦上就顯示出檢測結果。
“一個半小時后,我們就會將檢測結果公布在市場里的顯示屏、臨安農業(yè)信息網站、臨安商貿網上,對消費者起到一個警示作用。”她告訴記者。
如今,在全市主要農貿市場和超市、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各鎮(zhèn)街都建立了食品安全檢測室、農產品質量檢測網點,全市各主要農貿市場、各主要農產品基地和各鎮(zhèn)街已經實現食品安全抽檢評價100%覆蓋。
“今年,我市將重點做好食品污染物監(jiān)測和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網絡建設,強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監(jiān)測,及時開展安全評估,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預警,切實防范系統性風險。”何長青告訴記者,年初已制定并下發(fā)《臨安市2011年度食品安全重點品種評價監(jiān)測計劃》,涉及品種主要有大米、蔬菜、水果、乳制品、炒貨食品等21類食品,抽檢采樣地點涉及全市各種養(yǎng)殖單位、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yè)、農貿市場、批發(fā)市場、糧油店、商場超市、副食品零售企業(yè)(小賣部)及糕點房、餐飲單位等,檢測品種與采樣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
據了解,截止到9月份,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已開展食品安全定量檢測666批次,14批次不合格。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檢測力度,切實為市民群眾的飲食消費提供更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