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明星”股浙江東方(600120)“巧合”多多,讓投資者疑竇叢生。
股東與明星“巧合”
9月30日,浙江東方披露三季報,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徐帆持有174.17萬股成為新進第三大股東,同時也是第一大自然人股東;而鄧婕則早在二季度即購入88.67萬股后,三季度增持57.46萬股,計146.13萬股,從第八大股東上升為第四大股東。此外,還有劉巖(與舞蹈明星同名)為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隨后,11月3日、4日浙江東方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11月5日起公司因股票異動停牌。
對此事進行調查的浙江證監局稱,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查證,浙江東方三位股東的身份證號碼與三位明星的不同。其中,“鄧婕”是1967年出生,“徐帆”是1984年出生,均是北京市人,出生年份與影星鄧婕、徐帆有所不同。
在被停牌兩天之后,浙江東方11月9日再次漲停。股價從11月2日開盤的6.52元漲到11月9日收盤的9.20元,暴漲41.10%。全天成交金額6.51億元,創下近10年新高。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盡管監管層已經介入調查,但浙江東方還有很多疑問待解。“身份證信息顯示都為北京市人就比較有意思,主力怎么找到如此相近的‘明星’?”
有業內人士稱,“如果只有一個明星出現在十大股東里,還可以說是巧合。兩個甚至三個股東與當今明星重名,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何況鄧婕從先前矢口否認到后來改口說是‘有人盜用賬戶’。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事實上,從始至終,浙江東方股東“徐帆”、“鄧婕”均未露面,日前曾有媒體試圖聯系兩人,也均被拒絕。
參股金信與明星效應“巧合”
就在人們津津樂道浙江東方“明星”持股之際,11月3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參股金信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金信信托前身為金華市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激進的風格與兇悍的手法,早年揚名資本市場。金信信托通過錯綜復雜的資本運作,構建了一個囊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上市公司的巨大網絡,被資本市場冠以“江南第一猛莊”的稱謂。
由于多年的盲目擴張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金信信托于2008年1月15日進入破產司法程序。浙江省有關方面為保住金信信托的金融牌照,指定浙江東方控股股東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為金信信托重組的實施者。
浙江東方公告稱,現金信信托擬按有關規定實施破產重整,目前債務清償、老股東清退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擬定重整計劃并待報有關部門審批,公司管理層正與金信信托就參股事項進行商談。
此外,根據中國銀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成為信托公司的股東需由相關監管部門進行股東資格審查,因此公司需首先并正進行信托行業股東資格的申報。
事實上,自浙江東方半年報以來,公司的貨幣資金便一直增加,從年初的3.37億元,增加至三季度的7.27億元,凈增近4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浙江東方貨幣資金的增加很可能是為滿足成為信托行業股東資格的條件。以此推算,浙江東方入股金信信托未雨綢繆至少始于今年三季度。
然而,11月9日,浙江東方在關于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提示公告中,對于明星持股以及參股金信信托一事只字不提。
控股股東重組金信與公司參股“巧合”
在浙江東方籌劃參股金信信托之前,控股股東浙江國貿對金信信托的重組就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2009年4月,農產品(000061)宣布,擬將其持有的金信信托1億股一次性轉讓給浙江國貿;就在農產品轉讓其持有的金信信托股權前不久,東風科技(600081)已將持有的金信信托5090萬股股份轉讓給浙江國貿;今年6月,早在1997年就已參股金信信托的浙江廣廈(600052)也以1億元的價格出清金信信托股權。
這樣一來,浙江國貿同時成為了浙江東方和金信信托的大股東。
日前,曾有報道稱,浙江國貿有意讓其旗下剛剛重整完成的金信信托借殼上市。然而,11月9日浙江東方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公司管理層未與其他任何公司進行個別媒體所稱的“借殼”、“重組”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并且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公司管理層并確認,在未來三個月內不存在整體上市、資產注入、非公開增發及重組等重大事項。”
但接近浙江省政府的人士稱,“浙江國貿不會放棄重組金信信托。”并且稱,“早在今年3月,浙江東方就已經澄清過一次,結果不還是這樣么?”
今年3月18日,浙江東方發布澄清公告,針對當時媒體披露的浙江國貿業務轉型金融資產擬植入浙江東方一事予以澄清,表示“浙江國貿如何進入金融領域尚處于論證和準備階段,因此不存在和不具備文中所述的浙江國貿將‘金融資產擬植入浙江東方’的事實和條件,未來三個月內亦不會實施將金融資產植入浙江東方的計劃。”
在金信信托的問題上,浙江東方與浙江國貿亦步亦趨,配合默契。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有業內人士如此分析,“浙江東方參股金信信托后,可以采取向浙江國貿增發的方式,浙江國貿則以所持金信信托的資產認購,金信信托的資產從而進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