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豬肉啊,怎么這么貴?”這幾天,家住市區飛霞南路的李大媽路過家門口一家名為“信心”的食品連鎖店,發現一盒只有六兩多的豬肉要賣20多元,直呼這豬肉真是太“金貴”了。據了解,兩個月內,浙江展宏食品有限公司在溫州開出三家“信心”食品連鎖店,店內出售的鮮豬肉每公斤均價超過60元,比普通菜市場上的豬肉貴上一倍。為什么這豬肉這么貴?會在市場吃香嗎?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這豬肉為啥賣得這么貴?
今年9月初,浙江展宏食品有限公司在市區飛霞南路開出第一家“信心”食品連鎖店,本月2日又在上陡門前莊路與蒲鞋市農貿市場旁新開出了兩家。記者來到了位于飛霞南路上的“信心”門店,只見冷藏柜里擺放著10多盒鮮肉,每個包裝盒上的標價均超過20元。一名男店員介紹,每盒鮮豬肉都是密封包裝,一盒鮮豬肉的重量并不是一斤,一般為六七兩,折算起來每公斤鮮豬肉在56元左右,種類有五花肉、小排等。
“別看我們賣得貴,毛利潤只有20%~30%。”展宏公司副總洪勇說他們賺得并不多,而高價豬肉售價高是有道理的。據他介紹,店里的鮮豬肉都是挑選出來的,每100公斤的鮮豬肉里只選用其中的一半不到,經過冷鮮肉技術處理后包裝上市,最貴的鮮豬肉售價折算后每公斤超過80元。另一方面,宰殺的生豬經過10個月的養殖,而供應菜市場鮮豬肉的商品豬只有5個月左右的養殖時間。此外包裝盒里充入了保鮮的混合氣體,高價肉最多可以保存6天,僅此項需要消費者支付3.3元左右的成本。
溫州的主婦們舍得買嗎?
溫州主婦買不買高價豬肉的賬呢?據飛霞南路“信心”連鎖店店員介紹,店內的鮮豬肉每天的銷量為兩三盒,大部分客人看到價格比菜市場里的豬肉高出一大截,舍不得買。為了刺激消費,在每天的固定時段,店里推出買一送一的促銷策略,情況最好時一天能賣出10多盒。
洪勇坦言,公司推高價鮮豬肉,一開始銷售不理想是預料之中的事,畢竟讓市民馬上接受是不太可能的,需要大家慢慢體會到其肉質與口感與普通豬肉的不同后才會逐漸接受。“公司計劃在年底再開門店,還要拓展超市渠道。”洪勇說。
高價鮮豬肉有“錢途”嗎?
“鮮豬肉賣這么貴,我不是特別看好,我認為花高價吃豬肉的人不會很多。”永嘉縣食品總公司亨健貿易分公司經理陳鐵軍如是說。該公司于2009年開始經營品牌放心肉,是我市首家鮮豬肉的專賣店。陳鐵軍透露,其首家專賣店在甌北羅浮大街開業后,大家對品牌鮮豬肉并不認可,最后只好以均價低于菜市場零售價賣。
作為溫州大型生豬養殖企業之一的浙江味美思農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憲忠同樣認為鮮豬肉開專賣店經營方式雖然好,但是賣得這么貴市民不大容易接受。他透露,公司計劃明年上半年開出品牌鮮豬肉門店,每公斤的鮮豬肉價會跟目前菜市場鮮豬肉商家的不分上下。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鮮豬肉品牌化經營還是很有“錢途”。市屠宰所負責人林義表示,省政府曾出臺措施推動地方的鮮豬肉品牌化經營,并對做得好的鮮豬肉品牌在資金等方面有一定補助。同時,我市也在食品安全建設中,著力推動鮮豬肉的品牌化經營。“高價豬肉自己買可能舍不得吃,但是買給家里的小孩吃還是不錯的,畢竟是經過挑選的好豬肉。”家住西城路的項女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