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少成本低木皮日益流行
近些年,木材資源匱乏問題已成為制約木材行業持續發展的一大難題。在原料經常短缺、木材價格不斷高企的今天,木皮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并已經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接受。如今,無論是原材市場,還是家具企業,無論是家具商城,還是家具展會,人們都能很容易地發現各類木皮及其加工產品。
興業木材市場的經銷商指出,回顧木材行業過去的發展路程,不難發現貼紙、貼木皮和實木制造曾是最流行的三種創作形式,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品味的提高,市場流行趨勢已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家具為例,我們可以發現,由于人們喜歡親近自然以及對天然木材的熱愛,檔次較低、耐用性能較差的貼紙家具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與此同時,木材的日漸稀少,不僅使原材價格不斷上揚,也使得企業無法生產足夠多的實木家具產品滿足市場,因而實木家具的銷量相對有限。貼木皮家具則不同。各種天然木皮乃至珍貴樹種木皮在經過比較先進成熟的技藝加工后,整套貼皮家具渾然天成,效果絲毫不亞于實木家具,同樣讓人覺得親切真實、典雅貴重,加之環保實惠、經久耐用,深受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追求自然時尚的年輕一代的青睞。
多年以來,經過市場的多重考驗和洗禮,木皮憑借在價格和品質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木制品企業的重視,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也爭相購買木皮制品。不難預料,隨著貼木皮技術的進步以及木材資源的不斷減少,市場對木皮產品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擴大,木皮和貼木皮制品也將變得更加流行。
消費市場疲軟木皮行情趨淡
木皮行業前途光明、充滿希望,但并非一片坦途。作為木材行業鏈中的一環,木皮行業必然受到其它相關產業的影響。2007年,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各種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對木材加工行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家具、裝修等行業利潤大幅縮水,國際競爭力下降,生存壓力日益加大,整個行業進入一個低迷期。從2008年上半年行情來看,產業大環境的惡化對木皮市場的不利影響仍在繼續,整體銷量較往年下降30%左右。
興業木材市場是業內知名的原材市場,市場聚集了近200家木皮企業和經銷商。興業木材市場木皮行情就是反映行業走勢的晴雨表,通過興業市場的情況可以管中窺豹,從而掌握木皮行業的最新動態。據市場租戶介紹,在經歷了07年下半年的平淡經營后,2008年上半年各類木皮的行情有所回暖,但整體銷量也只有往年水平的70%左右。尤其是從2008年5、6月開始,由于家具、裝修行業走向疲軟,很多租戶的銷量出現明顯下滑,部分生意欠佳的租戶的出貨量僅為往年同期50—60%左右。
租戶分析認為,木皮銷量不及往年,主要原因就是家具等行業需求不旺,如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中小型家具企業面臨倒閉甚至已經倒閉,從而導致整個市場對木皮的需求量減少。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2007年開始,人民幣迅速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各項成本的提升以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使家具企業的利潤縮水不少;另外,股市、樓市行情下挫,使家具、裝修等需求減少,導致木材加工業盈利空間進一步減小。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木材加工企業及裝潢裝飾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受到極大削弱,從而直接影響到木皮市場的行情,而且,這種萎靡的行業態勢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市場震蕩調整洗牌后前景更好
任何行業均無法躲避市場機制的作用。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將面臨結構升級、資源重組等重大問題。面對結構升級和行業洗牌,興業木材市場各個木皮企業和經銷商多舉措應對環境變化,力求掌握經營主動權。曾有興業木材市場的租戶指出,在木材行業調配資源、優勝劣汰的轉型期間,眾多木皮企業和經銷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上,需努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突破現有瓶頸,積極改變經營策略以謀求新的轉機和發展空間。筆者走訪興業市場各租戶時,發現木皮經銷商通過各種途徑化解當前困局,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擴大經營范圍是一種常見的方法。由于家具裝修企業不景氣以及產品更新換代等原因,木皮企業和經銷商原有的品種很難實現暢銷,為了扭轉形勢,興業市場有很多木皮企業和經銷商一方面擴大拓展產品種類,生產銷售以前沒有經營的產品,另一方面擴大拓展營銷渠道,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以興業木材市場藍旗木業為例,該公司之前以生產銷售椴木、柞木、西南樺、桃花芯、黃云香等國產木皮為主。近年來,該公司也開始經營進口木皮,如美國的櫻桃、楓木、紅橡、黑胡桃,非洲的奧古曼、花梨,還有歐洲白櫸、印尼黑檀等。藍旗木業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樣就可以為客戶和市場提供了新的選擇,拿下了更多的訂單,與此同時,該公司積極發展國外市場,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每年銷售量呈遞增趨勢。
采購優質產品增加出貨量是一種途徑。雖然木材行業暫時處于低迷期,但也有部分租戶根據市場缺口進購優質貨源,從而保證了門市出貨量,其出貨量始終未受到太大沖擊。如明美木業經營的美洲楓木木皮,由于此類木皮材質優良、制作精細、貨源緊俏,往往供不應求,貨源一到門市即被搶購一空,其價格也隨市場供求形勢而上揚,比2007年底上漲了3—4元,如AA級美洲楓木現報18—25元/平米,AAA級美洲楓木現報28—35元/平米。
提高原木利用率和木皮附加值是突破技術瓶頸的關鍵。木材資源緊缺將長時間制約木材行業發展,如何利用木材并提高利用率和附加值成為轉型時期相關企業必須思考的技術問題。興業市場的租戶透露,現階段,受制于加工設備和技術的限制,我國木皮生產加工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如天然木皮加工存在刨穿、厚度不均、數量不勻、無專門打包袋等缺陷。為改變這一現象,中城、藍旗等有實力的木皮企業走上了技術革新、綜合發展的道路,這些企業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如藍旗提倡在國外熏蒸的原木若在國內熏蒸,可使木皮價格減少3—5%;另一方面,這些品牌企業利用自身的規模和技術優勢,從客戶需要出發,大力發展不同規格不同級別的木皮、封邊條、拼花、裝飾和地板料,豐富產品類別,提升產品附加值,為下游鏈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規范標準和打造品牌是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
經歷初期粗放式的發展后,我國木皮行業到了升級換代的重要時刻。在這樣大浪淘沙般的洗牌階段,我們更要認真研究國內外市場的態勢,順應潮流,轉變發展方式。從宏觀領域看,相關政府機構、協會和企業應根據我國木皮行業發展的現狀,共同攜手、積極推進行業規范和標準的制定工作,從而規范木皮生產和銷售,形成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木皮市場;從微觀領域看,木皮企業應強化品牌戰略,克服現有的規模小、生產效率低、設備與技術水平不高等不利因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企業品牌,實現品種多樣化、規格多樣化、服務精細化,以誠信立足市場,靠技術和品牌去贏得市場,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中國木皮企業。
經歷20多年的飛速發展,木材加工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階段,木皮產業因此引起的行情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在這輪經濟調整期當中,會給相關產業帶來陣痛與沖擊,但這不會導致木材行業從此一蹶不振。木材行業的消費市場仍在,木材行業的發展希望仍在。所以,只要產業鏈上的木皮企業認清現狀,在新的發展潮流中主動革新、注重品牌和質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經過市場洗禮后的木皮企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