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前不久舉辦的紹興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上,不少大學生曬出了自己的創意作品,而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到這里“淘金”:看中的學生作品,他們就買走;看中的設計者,他們當場與之簽約。紹興大學生的文化創意有多給力?如何讓大學生的創意之路走得更順暢?本報“新聞深呼吸”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
新聞事件
紹興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上,有學生當場與企業簽約
呂敏利是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電腦藝術專業的大二學生,在前不久舉行的紹興市第二屆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上,她設計的一款童車紋樣被本地一家紡織企業買走。更讓她想不到的是,企業負責人還當場與她簽約,聘她做設計師,現在她已經可以從公司領工資了。而根據協議,呂敏利還可以獲得產品銷售提成,由她設計紋樣的童車面料每銷售1米,她都可以拿到2分錢的提成。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賽由紹興市教育局、紹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共設紡織品紋樣設計、海報設計、創意策劃等3個項目,分本科、專科兩個組別。大賽共收到了我市的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等7所院校選送的80件參賽作品。經專家評審,本次比賽的兩個組別共評出6個一等獎、12個二等獎、20個三等獎。
在決賽現場,選手們盡情推介自己設計的創意作品,而臺下坐著的除了專家評委,還有多家企業的負責人。“大學生不缺創意,我就是沖著選作品來的。”柯橋區飛梭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好幾樣設計紋樣都出自大學生之手,這次看中的一款紋樣設計將作為公司新一季度的產品推向市場。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件獲獎作品被本地企業看中,大賽結束后,多家企業的負責人還與獲獎選手現場交流、對接,洽談獲獎作品選用合作,工作崗位聘用等事宜。
新聞樣本
不一樣的課堂,一半是上課的地方一半是辦公場地
為了將更多的學生創意作品推向市場,這幾年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動了不少心思。
將企業項目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一線設計師”,是該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嘗試。
10日上午,記者在該校見到了不一樣的課堂:教室被一面透明的玻璃墻分成了兩部分,一半用于老師給學生上課,一半成了企業的辦公場地。學生五六人一組,圍圓桌而坐,每人用一臺聯網的電腦操作設計軟件。透過玻璃,企業人員可看清課堂上發生的一切。“學生課堂上設計東西,企業有什么想法,雙方可隨時進行溝通。”該校教務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學校從各班中抽調學生組成了4個“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班”,每個周二,校企合作企業都會到這里辦公,與師生就創意設計面對面溝通。
企業進駐學校,作者作品和買家實現無縫對接
今年,該校有了更大膽的做法:將一幢教學樓的兩層開辟為校企合作“創新工場”,吸引更多的企業到學校辦公。
記者看到,這個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創新工場”,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入駐或正在裝修。這里少了“書卷氣”,儼然成了一個商業匯聚區。長長的走廊被設計成了休息場所,兩邊都安裝了椅子,“一到晚上,不少師生都會光顧這里。”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光有師生,不少校外人員也喜歡來這里逛逛看看。
在一間擺滿了瓷器的房子里,每一件作品都被標上了價格,“所有作品都是師生和我們一起設計完成的,每賣出一件,我們會給設計者相應的分成。”紹興逍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經常會請客戶到這里坐一坐,客戶看中哪件作品了可直接買走。
在一間取名“取水留香”的房子內,擺放著各式用瓷器燒制成的小酒瓶,“從器形設計到圖案描繪都是由老師和學生一起完成的。”該校相關人士說,針對外地游客來紹興游玩,想買點黃酒回家卻苦于攜帶不方便,他們就設計出了多款三兩裝的酒瓶。他告訴記者,現在魯迅故里、東湖等景區,小瓶裝黃酒賣得挺不錯,相應商家也會給酒瓶設計者一定的提成。
校企合作雙向交流,企業還在學校開設課程派人上課
到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開公司,企業必須滿足三個要求:一是由企業提供設計項目;二是解決部分學生的實習崗位;三是企業必須在學校開設相應的課程,由企業派人上課。這學期,柯橋區飛梭紡織有限公司就開設了一門課程,叫“飛梭設計研發中心對接專業”,專業方向為紡織品裝飾設計。
“企業人員用實際案例、親身體會講課,學生更感興趣,掌握起知識來也更有效。”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有關人士稱,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方便學校、學生了解當下企業對哪些人才需求較大,哪些專業是企業緊缺的。在近期的幾場招聘會上,不少用工單位都對該校的學生專業素質過硬、上手快的特點十分青睞。據悉,截至3月底,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本屆應屆畢業生簽約率和就業率已達到了95%以上。
他山之石:
杭州大學生創業,最高可獲250萬元資助
去年6月,杭州市工商局曾公布一份資料顯示,截至去年6月份,登記在冊的杭州大學生創業企業近6700戶,注冊資金達31.66億元。資料顯示,大學生創業企業涉及文化創意、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等產業。其中,文化創意類勢頭最猛。
之所以將文化創意作為創業選擇,不少大學生談到,與生產銷售類公司相比,文化創意類公司投入相對較低,解決場地因素之后,創業相對容易很多。簡單地說,就是門檻低,政策好。
根據杭州市政府發布《杭州市大學生創業3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規定,鼓勵文創型大學生在杭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額度為5萬元的商業貸款貼息或2萬元、5萬元、8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六個等級的項目無償資助。對納入“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重點企業(集團)培育庫”的重點文創企業(集團)所申報的重點項目,經市文創委研究同意,可按項目投資額的25%以內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250萬元。
■“深呼吸”觀點:有創意還需接地氣
紹興高校的創意人才培養走到了哪一步?記者聯系了多家本地高校,大致回復都是“學生創意有,但要把這些創意推向市場,還有難度”。理由主要有二:一是缺乏資金扶持;二是缺乏相應的師資團隊,這是最重要的。
對此,紹興文理學院教授田潤剛認為,學校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文化精神,引導大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并把創意應用在生活、學習、做人的方方面面。其次,建立大學創業園,在大學階段就開始孵化大學生創辦的企業,使大學生能夠邊學邊實踐,推出一系列創新產品,以創新產品、技術為核心,實現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第三,要加強產學結合,讓大學生深入實踐,了解企業和社會的需求,提出滿足社會需求的解決方案。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案例,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去發現、去解決。這樣,大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就能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的創意也容易被企業采納,成為大學生成功走向社會的基石。
第四,學校應多組織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大賽,提高大學生的參與度,并通過有組織、有指導的比賽,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
最后,學校還要有一定的經費投入,支持大學生創新,比如提供產品試制的資金,或者為大學生的發明專利提供申請和維護費;現在不少企業正面臨轉型困難期,發掘、培植一批文化創意,不失為政府幫助企業轉型的一個突破口。
?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