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門戶”、“海天雄鎮”、“商幫故里”、“院士之鄉”,這就是寧波鎮海,不久前第三屆中國開放論壇在這里召開,給這個以開放引領改革發展的經濟強區帶來了開放的思想盛宴。
“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是鎮海三十年發展的主題。堅持開放發展戰略,使鎮海形成了以石化新材料、機械電子等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以現代物流、航運、休閑旅游、科技創意、商貿商務等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國家級石化經濟開發區、國家級寧波市大學科技園、寧波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寧波中心城區北部商貿商務中心等大平臺建設初顯成效,區域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鎮海必須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談起鎮海未來的發展,寧波市鎮海區委書記馬衛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鎮海要發展,必須不斷解放思想,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馬衛光以強化憂患意識、強化爭先意識、強化創新意識來解讀思想解放。
作為東部地區經濟重鎮,在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鎮海的發展也同樣面臨轉型升級的課題。在推進轉型提升中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是鎮海必須面對的。
鎮海區區長陳召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為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推進,鎮海正加大服務業發展力度,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商貿服務業、旅游休閑業、信息服務業、航運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等,實現現代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同步推進,使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深入推進工業創業創新,優化先進制造業與傳統制造業的結構比例,做大做強企業,推進寧波化工區、鎮海經濟開發區、寧波機電園區等工業園區提升發展,提高產業集聚發展水平,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同時,推進創新型城區建設,加快推進以創意產業基地、高端研發基地、科技孵化基地為主體的寧波市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建設,加快亞創、中軟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二期,加大對軟件開發、工業設計、文化創意、咨詢策劃等創意產業的招商力度,形成具有鎮海特色的創意產業;培養和引進專業化高技能創新型人才、實用型人才和緊缺型人才,推進共性技術、信息化、科技合作、融資、人才等“五大”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據介紹,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不斷提升城區功能和城鄉發展水平,也是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的重要內容。鎮海正全面落實“中提長”發展戰略,進一步實施城區提升工程,優化城區整體功能,提高城區的集聚力和輻射力,全面融入寧波大都市。在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和鎮海分區規劃的框架下,進一步完善城市建設的規劃體系,推進各層次、各專業規劃及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建立完善規劃管理實施平臺,推進各區塊有序開發建設。
陳召華對記者介紹,鎮海的新城開發建設包括北部商貿商務中心、南部休閑大本營和中部城市中央生態公園三大板塊,并且新城建設與莊市、駱駝老鎮改造提升有機結合,增強新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改造提升老城包括,拓展和提升老城商務商住功能,加快推進老城規劃展示館項目建設,加強資源整合,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整體形象,打造濱海歷史文化古城。此外還要加快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建設,做大做強專業市場,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建成浙東生產性港口物流中心。加強大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區內外道路系統建設和整合。推進以“五園一帶一基地”為主體的高效生態都市農業建設,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堅持城鄉融合發展。
“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這是鎮海在改善民生中強調的。馬衛光說,解難創優、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會因經濟的影響而下降。關注和解決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真心實意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適應城市化推進的實際,借加快開發建設新城,切實改造提升老城之際,抓緊推進商貿、教育、衛生、文化等配套設施建設。
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鎮海還在深化文化名區建設中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在深入開展“平安鎮海”和“法治鎮海”建設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