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的電子商務大戰,也許是全球商界最為豐饒的、流動的盛宴。
在用戶戰、價格戰、物流戰的同時,還有一個隱藏在網頁背后的戰場,那就是資本之戰。
資本為何而來,又如何離去?創業者,要具有怎樣的商業智慧,才能讓資本為我所用?資本又如何在充滿風險的電商領域滿意而歸?
這個戰場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知,但它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會波及眾人的利益。
1資本:天使的翅膀,還是上帝的鞭子?
2013年8月 上海嘉定工業園區, “亞洲一號大倉” 的主體已經完工,即將進入內部安裝階段。這個面積18萬平方米的大家伙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單體倉儲中心。“亞洲一號”是讀書網全國自建物流系統的一部分,隨著這套新系統的建成,將會有更多的用戶和商家享受到京東物流的快速。
自建物流提升了讀書網的競爭力。不過,當2007年劉強東做出這一決策時,卻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爭議的根源不是自建物流本身對與錯。而是,包括劉強東本人在內,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對資金的需求不是一億也不是兩億,它很可能是一個資金的無底洞。
不過,此后的京東從來沒因為資金問題,讓前進的速度有片刻遲緩,在資本市場上一輪高過一輪的融資,為奔跑中的京東源源不斷注入新的能量。2011年15億美元的融資,至今還保持著中國電子商務的最高融資紀錄。
劉強東是中國電子商務的一方豪杰,也是資本市場的超級玩家。
資本是從事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石。與傳統商業不同,電子商務對資本的依賴程度超越以往,它消耗資本的規模和速度,也是人類商業史上前所未有的。
安迪大洋投資管理公司(美國上市公司)董事長安迪?樊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包括互聯網的發展都是靠資本支撐的,資本在這個電子商務、互聯網的歷史過程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當今中國的電子商務大戰,也許是全球商界最為豐饒的流動盛宴。幾乎在每一家電商公司的背后,都佇立著資本的身影。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認為,正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電子商務能夠迅速成就兩三個大的企業。辦一個企業,規模25%的增長就叫高速增長。我們電子商務是100%、50%的增速,是飛速成長,即使是虧損了,但是仍有魅力。大家看到有幾個大企業能夠占據電子商務,這是投資人熱情、創業者沖動的原因” 。
小米創始人雷軍認為,資本縮短了電商與商業市場的距離。“這是傳統商業無法想象的,電子商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事情,無論是凡客、京東,還是淘寶,都是海量資金支持的,你開個服裝店,有人給你四五億美金嗎?不可能。電商的快速成長,也是用資金來換速度,若沒有巨額資金支持,電子商務就無法實現快速的大規模的成長與積累” 。
資本為電子商務插上了飛速發展的翅膀,也為電商大戰的各方提供了彈藥。不過,我們在感受資本光輝的同時,也被它逐利的天然本性刺痛雙眼。在資本戰場,企業家引入資本、駕馭資本的能力和智慧將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存亡。
在資本與企業的博弈中,馬云有一個觀點,一流的企業家控制資本,二流的企業家被資本控制。大多數企業家都試圖躋身一流企業家的行列,以避免被資本玩弄于股掌之間,然而,往往事與愿違。
文章摘抄于:《商戰:電商時代》作者:吳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