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烏找“財神”
昨天,江蘇省來料加工女經紀人培訓班在義烏市委黨校開班。江蘇省的培訓班為何選擇來義烏開課?因為義烏的來料加工業輻射力全國最大。這里有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群,有最多的來料業務提供商。來自南京玄武區的女經紀人張惜說:“我們是來義烏找‘財神’來了。”
其實,江蘇省來料加工女經紀人培訓班早在去年就在義烏開辦了第一期,去年組織了30名學員。因為效果不錯,今年培訓班的報名學員數漲了一倍,由江蘇省婦聯副主席顧敏帶隊來到義烏。培訓班培訓的內容有電子商務操作技能、電子商務與來料加工業務結合,有優秀來料加工經紀人代表作經驗介紹,還將參觀國際商貿城,與商戶零距離接觸。特地從江蘇各縣市趕來的60多名女學員都聽得格外認真。
隨著義烏來料加工業務輻射度越來越大,這些年來,慕名前來義烏對接來料加工業務的人越來越多,已有18個縣、市、區在義烏設立了來料加工聯絡處,除了磐安、蘭溪、婺城等縣、市、區“近水樓臺先得月”,外省的聯絡處也設了不少,最遠的是山東省臺兒莊區駐義烏來料加工聯絡處。
據義烏市婦聯主席劉艾春介紹,目前,僅浙江省就有100多萬名婦女接軌義烏市場,承接來料加工活。去年,義烏商戶向全省各地加工戶發的加工費達60多億元。義烏市婦聯已經將駐義烏來料加工聯絡處的情況介紹和聯系信息公布在義烏婦聯網上,方便外省市人員上網查閱相關信息。班里來了男“插班生”
在培訓班教室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名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這期培訓班唯一一名男性。一打聽,男子還是個“插班生”,而且是通過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的“關系”插班進來的。
男“插班生”叫劉尚封,河南周口市一名普通村民。昨天,他提前一小時就在教室等候。他說,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
劉尚封在臺州務工有四五個年頭。他的一名老鄉在臺州辦了一家加工廠。劉尚封從老鄉那里了解到,義烏的來料加工業務很發達,穿珠、編織等簡單的加工活,連家里六七十歲的老太太都能做。想到自己老家那么多婦女忙完農活,終日閑坐在家,他也想試著從事來料加工,給自己找一條創業新路。
7月初,劉尚封試著給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寫了一封信。信中,他誠懇表達了自己想了解并從事來料加工業務的愿望,希望義烏有關部門能給予幫忙。
兩天前,正在上班的劉尚封突然接到了義烏市婦聯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義烏市委書記已經收到你的信,并邀請你參加7月28~30日在義烏舉辦的江蘇省來料加工女經紀人培訓班。”這讓劉尚封很是驚喜。7月27日,劉尚封早早就趕到了義烏。
“我想先接一批穿珠的簡單手工活,讓老家的婦女們先適應適應。”昨天,參加完第一天的培訓,劉尚封已經開始規劃了:“將電子商務與來料加工業務結合,以后來料加工業務的前景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