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1日訊 3層樓的辦公大樓剛進入內墻粉刷階段,松陽縣赤壽鄉田崗村的“村官”們又忙著跑部門,聯系63畝水工建筑物復墾;在相隔不遠的界首村,村民們加緊用鵝卵石鋪村內道路,提升“優美鄉村”品牌。
松陽縣自年初開展后進村整頓轉化工作以來,41個后進村因村制宜,抓住癥結,一一破題,爭先脫掉“后進帽子”。該縣組織部負責人說:“后進村的轉化,最根本、最能凝聚人心的還是為老百姓辦實事。既然要轉化,就一定要把老百姓最關注的事情解決掉,讓后進村的面貌來一次徹底的改變?!?/p>
地質災害點直接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地處偏遠山區的裕溪鄉東溪巖自然村被認定為地質災害點后,該村兩委干部和黨員按照各自的崗位職責、聯系戶進行合理分工,按照項目實施分步計劃,利用舊村改造的契機順利實現自然村整村搬遷,使27戶農戶遠離了地質災害隱患??焖?、明顯的工作成效讓源底村成為該鄉示范,吸引了其他村的村干部前去“取經”。
窮則思變。望松鄉翁村村民在村干部的發動下,今年新發展了50畝名優茶,又進行大棚蔬菜提升項目建設,種植反季節茄子,并以高價銷往上海江橋市場,村民的“錢袋子”實了。謝村鄉平卿村不等不靠,利用當地海拔在800米以上,易形成早晚溫差大、土壤土質疏松等優勢,引導全村106戶發展高山四季豆,今年產值達30余萬元,實現人均增收600余元,讓村民獲得了實惠。
為了營造優美清潔的居住環境,葉村鄉東塢村擠出資金用于環境衛生整治,健全保潔長效機制。新興鄉楊村頭村則每季開展一次“黨員在行動”活動,組織黨員拾撿塑料袋、植樹綠化、勸阻不文明行為等,爭創“優美鄉村”。
你追我趕的大環境,讓后進村舊貌換新顏。望松鄉的葉如茂說:“村里帶著大家干實事、興建設,每個人的心都暖暖的,干勁十足。我們要把家園建設得更好,趕快追上先進村?!庇浾?雷蕾 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