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劃面積7.5平方公里,以“緊湊生態、文化智能”為發展定位的臨平新城,在“雙鐵時代”即將啟幕之時,亦隨之進入發展的全新階段。12日,區長姜軍在調研臨平新城時強調,“雙鐵時代”的來臨正是臨平新城面臨的最大機遇,十年努力建設,力爭將臨平新城建成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區委常委、副區長樓建忠陪同調研。
根據“一年啟動建設、三年拉出框架、十年初步建成”的計劃目標,自臨平新城開發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以來,各方配合有序,新城開發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目前,規劃設計深化、項目協調推進、做地招商推介、土地回收談判、集體土地征遷等五項工作齊頭并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還有效地開展起資金籌措、宣傳策劃、公司組建、制度建立及廉政建設等各方面工作,為新城建設的穩步推進打下了基礎。
據悉,建成后的臨平新城將發揮四大功能:核心功能主要是城市功能,包括現代都市化的金融貿易、商務辦公、會議展覽、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輔助功能主要是服務本地的休閑功能,包括特色商業街區、文化娛樂、體育休閑;專業功能是具有差異性的特色功能,而輻射功能則是向更大區域提供服務的功能。
姜軍對臨平新城開發辦全體人員的工作面貌以及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用“信心足、干勁大、點子多、要求高、進展順”來評價新班子搭建后所呈現出來的工作新氣象。他指出,臨平新城的建設對余杭區整體城市化推進具有標志性意義。新的歷史機遇,尤其是“雙鐵時代”的來臨,既為臨平新城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同時對新城的開發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將臨平新城建設好,對全區的城市化推進將會是一個示范。
姜軍說,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吸引眾多人氣的集聚,其重要基礎在于它可以滿足人們相互交流、學習受教、文化娛樂等較高層次的需求,有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具備舒適的居住條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功能定位應該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對臨平新城而言,接下去的任務應當要通過十年建設,努力成為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而要做好這篇文章,應當深入思考5方面問題:首先,城不在其大,在其精;其次,樓不在其高,在其韻;第三,路不再其寬,在其暢;第四,樹不在其貴,在其秀;第五,人不在其多,在其和。
姜軍強調,臨平新城的建設要堅持功能先行,要在整合相關規劃的基礎上,明確定位,嚴格按照規劃的要求,加快推進功能項目的建設;要堅持做地優先,積極做好征地拆遷工作;要堅持穩步推進,抓緊排出明年各項工作計劃,按步驟有序實施;要堅持廣招客商,主動上門招商,擴大新城的影響;要堅持體制創新,進一步理順和完善領導體制、協調機制以及工作制度等,為新城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