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劃了“創意良渚”、“創意臨平”、“創意西溪”、“創意徑山”四大基地作為余杭文創的戰略高地后,文創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個個產業園區作為據點。目前,余杭已經出臺了《杭州市余杭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利用工業廠房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政策,以建設產業園區為抓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有機結合
要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遵循市場“無形之手”的規律,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在文創產業起步階段,注重發揮公共財政“四兩撥千斤”功能,強化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市場主體的發展提供支持,營造氛圍。文創企業更要積極創新發展思路,突出產業特點,尋找發展空間。在“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共同作用下,余杭形成了一些以企業運作為主體,以政府扶持為輔的創意產業園區。
由千年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千年舟家居文化創意港占地面積9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創的融設計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現代傳媒業、教育培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及藝術品業于一體的家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創意港把政府的政策引導與產業運作結合起來,走“政府指導、企業運作、社會支持,共同受益”的路線,形成新的運作機制,截至2010年6月,千年舟家居文化創意港已引進36家企業單位入駐。創意港跳出了傳統工業園區的模式,成為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的創意良港。創意港將形成以家居文化為核心,以時尚體驗為拓展,以企業集群為主體,以展示交易、創意互動、購物休閑為亮點,以國際家居博物館、國際家居文化論壇等活動為延伸,成為余杭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輻射長三角的綜合性家居文化產業園。
盤活閑置工業廠房
近年來,余杭加大扶持力度,積極鼓勵盤活空余或閑置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房地資源用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凡是利用工業廠房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符合余杭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的,可以優先享受文化創意產業及園區相關優惠扶持政策。
位于良渚的藍都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藍都防水材料工業園,響應政府“低碳經濟”號召,公司于2009年底實行主輔分離,已將防水材料生產線整體遷出。園區內有剩余的廠房資源,又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于是成立了“藍都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藍都文化創意產業園由8幢新建廠房、3幢老廠房和1幢綜合辦公樓及城市家具藝術館等待建項目組成,規劃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藍都文化創意產業園遵循“創新、精致、時尚、和諧”的產業定位,將主要以發展設計服務產業為主,重點發展創意設計服務業,教育培訓業、研發設計產業鏈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從專業人才培養到研發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產出,打造一條完整的設計服務產業鏈,將園區打造成為一個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目前,已有國陽標識、靈感模型等業內知名企業入駐,同時境外有日本康天慈光源有限公司、臺灣豪錦亞克力制品有限公司、HP彩藝工坊、B.Jane Cowie藝術玻璃制品工作室、Dominic Fonde藝術玻璃制品工作室等企業意向入駐。
產業與文化緊密結合
余杭與中華文化促進會合作成立全國性綜合性的玉文化研究交流機構“中華玉文化中心”后,啟動建設良渚玉文化產業園,是一次文化與產業的完美聯姻。
良渚遺址區內玉石雕刻產業已有多年的發展史,玉雕小型加工廠很多,但是產品做工粗糙,企業不成規模,缺乏引導和監管,未形成玉石產業市場。良渚玉文化產業園依托良渚玉石文化和創意良渚基地,致力于打造玉產品和玉文化研究、開發、鑒賞、交易和收藏的高端產業平臺,對于傳承良渚文化、發展文創產業,推動良渚區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占地面積50畝,區塊內原有良渚玉琮撲克廠等企業4家,通過對原有建筑的更新、梳理和改造,園區現有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園內設置玉雕大師創作工作室,玉文化研究工作室,玉器精品展示中心、交易拍賣中心,玉文化交流會所等功能區快。通過玉石產業研究、開發、展覽和交流,打造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與引導力的專業平臺,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現代玉文化研究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