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選擇某一行業的一段生產或服務的片斷作為經營內容。
3.挖掘和培育企業競爭優勢,確立經營內容。
為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其實是以企業在市場營銷上做策略考慮,它以產品和客戶為中心,圍繞產品技術、服務、價格;市場空間、渠
道、競爭態勢等內容展開,形成不同的戰略選擇組合。關于企業采取專業化還是多元化,采用橫向一體化還是縱向一體化的戰略發展模式爭論
由來已久,決策的關鍵除了考慮市場的需求,還需要從企業自身能力和資源供給水平出發,實事求是地做出合理安排。
中國民營企業的三種基本戰略取向
綜合不同的民營企業發展規律和發展模式,企業級的戰略選擇通常有三種指向:
1.國際化戰略取向。產品和技術相對成熟并且有海外市場的民營企業可以充分展開跨國經營策略。據海關統計,2001年我國按企業性質統
計的出口商品中,私營經濟增長率為122.7%,而同期全國出口增長率6.7%,國有企業為-2.7%,可見民營企業國際化道路發展之迅速。除了采取
海外生產擴張的海爾、康佳等大型企業,像寧波貝發通過制筆專長走向世界;浙江溫州眾多中小打火機企業聯合生產以年產打火機5億只占領全
球市場的70%,都是國際化戰略的典型。國際化戰略中,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合資經營、特許經營、虛擬經營等都是民營企業的可選之道。
2.區域網絡化戰略取向。網絡化發展是指企業圍繞某一產業或產品在一定地理空間內集聚成彼此聯系、產品互補、規模不等但特色鮮明的
企業網絡。在我國,采用這種模式的典型如大家所熟知廣東東莞地區的電子產業,浙江溫州地區五金小商品產業等。另外,還有許多民營在企
業在當地的花卉產業區、珍珠養殖產業區、醫藥產業區中,圍繞這些產業在研發、育種、制品、包裝、運輸、服務等環節展開經營,取得了巨
大的發展。區域網絡化的本質在于利用產業聚集和產業共生的“地利”條件。
3.連接發展戰略取向。這是指民營企業依托某大型企業而獲得自身發展的一種方式。如以ISO9000為紐帶,為大企業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
為某大型貿易企業提供產品等;為某服務型企業承擔部分市場營銷職能。采用這種戰略的企業也有跨國界、跨區域的行為,通常以 “外包商”
的地位存在。與國際化、區域網絡取向不同的是,連接發展戰略的本質上具有“依附性”,自主性較低,可擴展性較差,選擇這一發展取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