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我縣“主攻沿海”增添新動力
21世紀是海洋經濟時代,縣委在縣十一屆黨代會五次會議提出“主攻沿海、多極突破、全線聯動”,為我縣開發海洋資源指明了新方向。如今,這一發展路徑有了新動力——《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于近日獲得國務院批準,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浙江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方案》也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是浙江省首個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規劃,也是我國第一個海洋經濟示范區規劃。根據這一規劃,我省提出構建“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的海洋經濟總體發展格局,其中多處與我縣直接相關:
——探索建立三門灣跨行政區協調管理機制,保持較好生態環境,形成濱海旅游、濕地保護、生態型臨港工業等基本功能;
——培育發展海洋服務業,開發三門灣——東磯列島,形成濱海旅游;
——完善高速公路體系,加快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建設;
——增強能源供給保障,積極有序建設臺州第二電廠等超臨界型、超超臨界型燃煤電站,開展三門一期二期核電項目建設,有序建設健跳萬千瓦級潮汐發電示范項目……
我縣海洋資源豐富,擁有海游港、健跳港、浦壩港等五大港口、120多個島嶼、80余萬畝淺海灘涂、500余平方公里海域、200多公里海岸線。尤其是健跳港,作為臺州的三大組合港區、浙江省四大深水良港之一,可建20多萬噸位級泊位。
新世紀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都把開發海洋作為我縣后發趕超的重要抓手,先后提出“東拓西擴”、“海洋富縣”、“工業南下”、“開發三港、建設三城”、“打造三門灣次經濟圈”的發展戰略,海洋經濟取得長足進步,造船業等臨港工業蓬勃興起。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獲批,對我縣主攻沿海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相關人士指出,一個國家級規劃能有多處直接提及我縣,實屬不易,而我縣經過前些年的努力,發展海洋經濟已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未來在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刺激下,沿海開發必將迎來一個新的機遇。
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期間,我縣將發揮地處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之間連接點的區位優勢,依托港口、灘涂、岸線等優勢資源,注重保護和開發并舉,全面推進沿海開發,建設海洋經濟強縣,與象山、寧海共同打造三門灣次經濟圈,推動縣域向區域發展跨越,打造成為浙江省海洋經濟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