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20日訊 由于擔憂日本核輻射對水產品造成污染,韓國及歐美等國均加大了對中國水產品的進口,這使玉環縣活水魚出口量翻番。
作為浙江東南沿海活水魚養殖的重要基地,玉環縣的鱸魚、紅魚、黑鯛魚等活水魚一直很受韓國的歡迎,占據韓國進口水產的大半份額。而日前日本附近海域的魚類體內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使得韓國停止了從日本進口水產品。這段時間,玉環中港水產養殖公司接到的活水魚出口訂單量大幅增加,“原先我們每個月的出口量在100多噸,現在已達到200多噸。”公司總經理陳美正說,由于擔憂日本核輻射對水產品造成污染,“韓國客戶去年40%的活魚從日本進口,現在連一條日本魚都不要了。”
玉環縣中港水產養殖公司是臺州市目前規模最大的活魚出口企業,年出口量占全縣的40%以上。前兩年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活水魚出口價格一路下滑,最低價格每公斤不到30元,出口效益并不好。而今年以來,隨著韓國市場需求量的明顯增大,出口價格大幅回升到每公斤50元,出口效益也呈現近年來最好的局面。
目前,玉環縣中港水產養殖公司可出口的活水魚共有2000噸左右,只能滿足不到3個月的出口量。為有穩定的貨源,該公司采用了公司加農戶的訂單式養殖模式,統一把魚苗和飼料發放到養殖戶并嚴格管理,等收成后統一收購,以保證出口量。(臺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