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1-10公分)大量批發,各式各樣的竹柳多樣 竹柳,是新的柳樹雜交品種,經過多次的的選優選育及馴化。其形態、側枝,密植性跟竹子相似,故而取名為竹柳。 竹柳在繼承了傳統柳樹品種眾多優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該樹種的速生性及抗性。竹柳用途廣泛,是工業原料林、大徑材栽培、行道樹、園林綠化和農田防護林的理想樹種。竹柳根據適應區域和特性不同分為不同品系,現保存的僅有竹柳5號,竹柳7號,竹柳3號三個品系。 形態特征 生物學特性: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植物。喬木,生長潛力大,高度可達20米以上。樹皮幼時綠色,光滑。頂端優勢明顯,腋芽萌發力強,分枝較早,側枝與主干夾角30~45度。樹冠塔形,分枝均勻。葉披針形,單葉互生,葉片長達15—22cm,寬3.5-6.2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明顯的細鋸齒,葉片正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葉柄微紅、較短。該品系樹干通直,樹冠窄,尖削度小,側枝較細,深綠色,皮孔很小、光平,易繁殖,造林成活率高。 木材品質特征:其木材氣干比重為0.428克/立方米,抗壓強度為4.828兆帕,抗彎強度為4.622兆帕,平均超過其它的速生樹種,木材綜合纖維含量為89.88%,木質素含量為21.16%,1年生纖維平均長度為0.84毫米,纖維寬度為18.2-29.6微米。 材質及用途:由于通過染色體加倍實現了倍性優勢和優勢的綜合特點,因此與一般的雜交育種樹相比,不僅生長速度快,同時還明顯改良木材特性。尤其適合生產紙漿材,是造紙的優良原料。 不適宜在難于管理的山上造林,不適宜淮北平原等干旱 地區造林,不適宜高溫高濕等地病蟲害重災區造林,不抗天牛。 在中國南北廣大地區種植各具優勢,南方具有生長季節長和雨量充沛的優勢,北方具有土地酥松肥沃可種植面積廣闊和日照時間長的優勢。 扦插育苗 育苗扦插時間:春季扦插,地溫穩定在10℃時,進行扦插。 芽苗的規格及處理:插穗的規格及處理將一年生落葉、茁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10~15cm,頂口剪平,頂端距芽尖約1cm,底口剪成馬蹄形,防止劈裂,下切口的上端宜選在一個芽的基部,此處營養成分集中,更易發根。每芽苗留3~4個芽。將芽苗在水池中浸泡3天,每24小時換水一次,用甲基托布津0.1%浸泡24小時或生根劑浸泡30分鐘以上(生根劑使用量以1袋/畝為宜)。為促進生根可采用根劑處理(ABT、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處理芽苗基部。 扦插密度:一般采用25~30×40cm的株行距,每畝約3600~5000株。 扦插方法:各地可根據各地土壤及氣候條件,起壟做床。扦插時芽朝上,斜面切口朝下,將芽苗垂直或稍微傾斜插入,扦插深度應保證待澆水土壤下落后,正好露出第一芽,插好后應及時澆水,使芽苗與土壤能充分接觸。為保證出苗整齊和便于種苗分級,一定要將芽苗按大、中、小分級扦插。如能進行地膜覆蓋(建議使用黑地膜)則能起到壓草、保墑和提高地溫的作用,可提高扦插成活率。芽苗扦插后,上端的芽很快膨大,開裂,很快長成一個新的枝條,有時埋藏不深的芽也會發芽出土,切口處有時亦會形成不定芽,抽出許多枝條。在竹柳嫩枝長到10~20cm時,每株選一個最好的枝條,將其他枝條由基部剪去。總的原則是“留下去上,留正去斜,留粗去細,留長去短,留強去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