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的失效可能性等級和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檢驗策略,達到減低風險的目的。
其過程方法從美國石油學會的API 581  《基于風險的檢驗》、API 580 《基于風險檢驗原則》和API 579 《合符使用性評估》等規范標準中可得;
核心內容:
風險=失效概率失效后果。  即    Risk=LOFCOF
        檢驗等級:(risk evaluation  inspection  strategy)
其中:LOF(失效概率)=通用失效頻率(CFF)損傷因子(DF);
          COF(失效后果)=設備維修費用+仃產造成的估算損失+環境管理費用+環境處罰費用。
利用RBI原理:制定的RBI文件;
給出潛在的失效模式和主要損傷機理,給出剩余使用年限,判定并制訂相應的對策。
附錄C      缺陷安全評定方法簡介
      依椐: 國家標準GB/T  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壓力容器安全評定》。
執行機構: 缺陷安全評定由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專門技術機構進行。
負責進行安全評定的機構,應當根據與使用單位簽訂的在用壓力容器缺陷安全評定合同和檢驗機構的檢驗報告進行評定。
      方法解析:特種設備壓力容器的缺陷安全評定是運用彈塑性斷裂力學原理,對在役特種設備進行安全壽命評定的一種分析、計算和評價判定的科學方法。我國和世界發達國家運用與實施已有近20年的歷史,今列舉世界各國采用的若干規范標準:ASME X IWB -3650《鐵素體鋼管道缺陷評定規程及驗收標準》;
      IIW 國際焊接學會 《按脆性破壞觀點建議的缺陷評定方法》;
JWES 日本焊接工程學會《按脆斷評定焊接缺陷評定標準》;
英國標準 WEE《焊接缺陷驗收標準方法指南》;
我國在1982年正式開始編制有關在役壓力容器缺陷評定規范,至1984年由國家壓力容器學會和化工機械與自動化學會負責編制發布了《CVDA-1984壓力容器缺陷評定規范》,而后一些專門技術檢驗機構對此進行了一些列的研究應用與開發,對于壓力容器的缺陷安全評定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實用方法,并批準負責進行特種設備缺陷安全評定的機構。
我國壓力容器的缺陷安全評定應當參照GB/T 19624 《在用含缺陷壓力容器安全評定》的規定要求進行,由經國家質檢總局特設局批準的壓力容器合于使用評價的檢驗機構承擔此項任務。
缺陷安全評定的基本原理是:                                        (張運川編制2009.9.30)
壓力容器缺陷安全評定在1999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也曾已表述,本規程更進一步明確其使用許可的條文規定與涉及深度。
缺陷安全評定一般應在更新設備和管道的情況下,對確需進行缺陷安全評定的原則下采用此法。
  缺陷安全評定方法其基本理論是以斷裂力學為基礎、以容器中存在裂紋或類裂紋缺陷為前提,從材料力學觀點,材料達到σb時就會斷裂,因此σb就是試件強度破壞的準則,但有裂紋存在可能在更低的應力下(甚至低于σs)發生斷裂,此時強度破壞準則就不再適用。因此斷裂力學就必須分析裂紋、尖端區域的應力應變場、建立裂紋體斷裂準則與運用新的斷裂韌性指標,通過理論計算,進行合符安全使用的壽命計算。因此裂紋體的斷裂理論,不單與所受荷載有關,必與其裂紋尺寸有關,并與材料抗裂紋擴展性能有關(即斷裂韌性有關)的一門新學科。
裂紋分三種形式:圖C.1(1、2、3)
1.張開型斷裂          2.滑開型剪切斷裂          3.撕開型斷裂
                                                                                                                類裂紋
                    類裂紋
其斷裂形象如下圖:圖C.2
1.                              2.                          3.
計算原理:用線彈性斷裂力學將結構部仵視為一個完全線彈性體,計算裂紋體應力σx 、σy 、Zxy——等一整套理論計算和分析。
★★運用斷裂力學進行缺陷安全評定的成效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估算有裂紋和類裂紋缺陷構件的安全性和壽命,確定在工作條件下,裂紋容許的尺寸限度;
2)進行安全設計:如破損安全設計,損傷容許限度設計;
3)分析各種斷裂事故,提出改進措施;
4)合理選擇材料和工藝,發展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