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剝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面包魚、燒燒角。近年來隨著新資源的探索,新魚場不斷開發,馬面角的產量逐年倍增,馬面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于我國東、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于南非。
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于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一、馬面魚可食魚肉的加工 馬面魚資源豐富,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見表1),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于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所以市場上不受歡迎,上海魚品加工廠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用改變其外形,試制和生產了各種加工制品,如:魚糜制品有色魚糕和魚餅、魚蛋卷、魚排、魚香腸;熟食品有油炸魚圓、水發魚圓;干熏制品有馬面魚干;魚罐頭類有濃頭魚塊、五香魚塊、辣味魚塊、香炸魨魚等。
信息來源:青島藍島海福天海參有限公司 http://www.hfthais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