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近期進行的鉛蓄電池企業整治中,全國有近1600家鉛蓄電池企業被取締停產或停產整頓,環保部表示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部分企業以及業內專家表示此次整頓打擊面過于廣泛,對于鉛蓄電池產業發展將造成了不利影響。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雖然部分企業以及業內專家表示此次整頓打擊面過于廣泛,對此次調整持有保留意見,但是,從環保的角度而言,此次調整將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行業的環保水平。歷來任何產業的環保調整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巨大的,特別是像鉛蓄電池這樣的高污染行業,無一例外。
但是就市場調整的具體措施而言,顯然還存在眾多缺陷,由于在市場長效機制的建立上缺乏引導,導致更多的市場調控寄望于產業鏈下游的監管,因而一旦后續監測發現問題,不能第一時間找出問題的根源,采取的措施也較為籠統。這對另外一部分企業產生了負面效應,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樣的措施必將刺激企業在各個環節進行更加細致的監管,以防在監管環節功虧一簣。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鉛蓄電池行業的發展是眾多產業的發展縮影,在產品高盈利以及地方稅收的推動下,產業規模化的擴張勢頭兇猛,而地方政府幾乎都在這樣的發展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鉛蓄電池行業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種局面,實際上與各個環節都有關系,從生產到回收再利用,任何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行業散亂的局面,因此,后續市場調控更應從全局出發。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蓄電池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鉛酸電池不能代表電池行業的未來,鑒于這個產業對于污染造成的潛在隱患,從趨勢上講,應該更多地鼓勵技術創新和兼并重組。大批中小鉛酸蓄電池企業被關閉,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各地排查的1930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中,有583家被取締關閉、405家被停產整治、610家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