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10人艙
礦用救生艙,救生艙廠家,避難硐室
總長:9.015米 艙體長:8.820米 載人:12人
艙體寬:1.6米 艙體高:1.95米 防爆形式:礦用防爆
頂部有出入口高:2.25米
防護環境:非強腐蝕性氣體或液體
規格:9015×1600×1950mm
拖動方式:軌道車輪或滑靴拖動
頂部有出入口高:2250mm 整體重量:≤12噸
保護標準:空氣氣體密封隔離
產品概述
“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安裝在礦井下,與應急救援系統配合使用。救生艙的監測、通訊等系統的動力與礦井下電源相連接。平時在維持礦井監測、通訊網絡正常工作的同時,可以對救生艙周圍一定范圍內的環境實施監測,并可向井上傳遞信息。
井下發生事故時,避難人員可以佩戴自救器進入距離最近的救生艙。救生艙啟動后,可與外部災變環境相隔絕。形成新的生存環境。避難人員在艙內可以免受外部爆炸沖擊波、火焰、高溫、窒息等傷害,艙內生命維持系統為避難人員提供氧氣、食物和水,并能處理CO、CO2、H2S等有害氣體。艙內設備在斷電的情況下,可自動轉換為內部的電池供電,同時監測艙外環境,并與井上保持通訊聯絡,主動引導救援。救生艙在沒有外界動力條件下可維持12人四天的生存環境。救生艙針對特殊情況還設計了觀察窗緊急逃生裝置以及較為舒適的內部裝飾,可緩解在緊急情況下避難人員的緊張情緒。
第八節 多式聯運合同的特別規定
系統組成
救生艙由艙體、多級供氧系統、有毒有害氣體處理系統、空調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通訊系統、動力供應系統、附屬設備等子系統構成。各部分緊密結合,組成一個獨立完整的復雜救援系統。
技術說明
可移動式井下救生艙是應用于煤礦災害事故遇險人員無法撤離災區或礦井時的應急避難空間,既可固定設置,也可隨采掘工程而移動。救生艙既可利用井下交流電源,也可使用救生艙內部自身攜帶的蓄電池來提供電源,救生艙的生命支持系統采用潛艇技術能提供大于96小時的可呼吸氧氣,創新產品二氧化碳吸收罐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救生艙內還配有水、食物,衛生系統以及急救包。配空調進行溫度調節。
避難硐室,救生艙,救生艙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