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傳統征信”向“大數據征信”轉變勢不可擋。大象金服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風險控制、信用評級、客戶挖掘、營銷支持、業績評估、市場分析、行業研究、資訊搜索、輿情監測等方面的產品與服務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與傳統征信相比,大數據征信更強調如下幾點:
(1)數據完整性。
(2)數據覆蓋面。
(3)數據動態性。
(4)數據可用性。大數據征信,得有數據啊!各家征信機構都有自己的招。
(1)自有數據源。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北京大象金服等都有自己的數據積累,數據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也存在數據資源存在片面性的問題。說白了,芝麻信用只是網上消費的數據,學歷、工作、住房、線下消費、行為偏好等數據都是沒有的。當然,消費數據很重要。
(2)第三方數據源。目前有些信用機構,與電信運營商、銀聯等機構合作,獲取數據源,建立征信模型,提供征信服務。當然,數據資源在人家手里,自然受制于人。除了數據成本外,數據資源方考慮數據隱私,也會標簽化處理,也會不開放某些數據。所以“數據之殤”目前仍是困擾大數據征信行業的一個坑。但是,有些數據資源提供方,也是不長眼。
可是數據資源分散,腫么辦?(1)跨組織的數據資源整合。比如銀聯和電信的數據資源整合,都要摟著點,考慮隱私,所以數據資源交互還是很注意的。當然,辦法多、思路廣,有些第三方機構很賊的,自己去想吧。(2)組織內部的數據資源整合。即使是電信運營商,全國統一的數據資源整合也沒有完成,省公司不一定買集團的面子啊。所以,阿里的用戶可以分布在三個運營商,但是移動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沒有電信、聯通的用戶數據。你可以不給電信、聯通用戶征信了?所以,如果做這樣的生意,都是相互依存關系,是一個生態,數據生態尚未完善,在不斷的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