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歷史遺存不僅發生在歷史建筑上,也發生在歷史街區內的圍墻、鋪地、古樹、街道等環境;破壞也不僅是拆樓,也包括對歷史環境的不當改造與整飾。南華 西街歷史文化街區內上百年的紅砂巖墻被不當整飾而受破壞的事件說明:當下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對象應擴展,對改建、整飾造成的破壞應加強程序監管。而建立 歷史文化保護法律體系的進程也應加快。
昨日微博爆出同福西路的伍家祠道一堵200多年紅砂巖圍墻被正在施工的單位用水泥掩蓋,這堵紅砂巖圍墻正是今年8月9日新快報“廣州歷史建筑普查民間版”之《十三行世界首富伍家花園里的百年老街》中報道過的紅砂巖墻。
新快報記者昨日來到正在進行整飾的海珠區少年宮旁伍家祠道,發現灰色的水泥批蕩已完全覆蓋了20米左右的墻體,其上還用鉛筆畫上標志線,據悉是為下一步鋪上瓷磚留的記號。
在伍家祠道上,輝煌一時的十三行富商的宅弟伍家花園內一堵紅砂巖青磚墻殘存有20余米,見證過家族盛衰。后來這段殘墻成為原廣州市98中學的一堵外圍墻。
“以前就被中學批蕩過一次,粉刷成灰白色,多年以來一直不見光。”伍家祠道17-27號里面是當年伍家的“小姐樓”,客家人曾婆婆以前在派出所工作, 在小姐樓里住了超過50年。曾婆婆說,今年7月,施工單位敲掉了外面的批蕩,露出了里面的紅砂巖,這段其實與13號鐵閘內,花草掩映里一直未被掩蓋過的一 段紅砂巖石墻幾乎一樣。
新快報記者觀察丈量該段,約90厘米高,4段大塊的掩體石面墊底,往上墻體是厚實的青磚疊砌,高約3米。
在現場,伍氏后人伍立橋還向記者延伸了這堵墻的掌故。據他考證,這是當年伍家后花園的所在,始建于清嘉慶8年(公元1803年),“見到的殘墻包括有 被掩蓋和未被掩蓋的部分是20多米,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原來墻體一路往南延伸很遠,因為當時伍家的宅院和后花園叫做‘萬松園’也就是會到達現在的前進 路一帶。”
安遠縣紅沙巖石材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13970709209
咨詢熱線:13829628591
公司電話:0797-8373189
公司傳真:0797-8373189
聯系人      鐘華北
企業郵箱:356608984@qq.com
營銷地址:贛州市章貢區贊賢路森林公館8棟703室
生產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版石鎮工業園內                             
 
網址  http://www.hsy0797.com/html/gs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