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們能將秸稈在農村就地變為國家急需的工業原料,實現產業化,吸納農村勞動力,將給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0.5噸秸稈/畝,增收150元/畝)。可以設想:如果能轉化我國每年7億多噸秸稈的50%,將是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
實現秸稈利用產業化,關鍵在于開發更多更高經濟效益的利用方式,星河建材以秸稈為原材料,生產出自重輕、強度高、承重好的新型秸稈建材,可用于建房、造橋、制造大型排水管、高速路隔音屏,還可用于生產藝術品、護欄等裝飾品,適用范圍廣,不僅是建材產品的革新性創舉,還是具有多重經濟效益,且綠色環保的秸稈利用方式。
在發達國家,秸稈的綜合利用具有多種用途,除傳統的將秸稈粉碎還田作有機肥料外,還走出了秸稈飼料、秸稈汽化、秸稈發電、秸稈乙醇、秸稈建材等新路子,大大提高了秸稈的利用值和利用率,值得我們借鑒。在美國,有24個農業州,每年能收集大約4500萬噸秸稈,被用作飼料,或者用來蓋房,此外,美國還積極推動再生能源事業,把秸稈作為新興的替代燃料特別是生物燃料,從中提取乙醇進行開發利用,使秸稈綜合回收利用有了新發展。在歐洲,則開創了秸稈發電的新途徑。日本也在積極挖掘秸稈的燃料轉化潛力,已研制出從秸稈所含纖維素中提取酒精燃料的技術,向著秸稈的科學化、實用化邁出了新步伐。
從國內看,情況仍然不能令人樂觀。秸稈利用的具體工藝還不完善,政策和資金投入不足市場運作力度還很不夠,秸稈加工設備以及相關加工設施有限,秸稈使用技術比較低下,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秸稈問題必須通過市場化的途徑加以解決,以市場化的理念來認識秸稈的資源價值,要以企業化的制度來推進秸稈的綜合利用,拓寬其開發利用的途徑。
星河建材將秸稈變為新型建材的主要原材料,這為大量的秸稈找到出路,無三廢排放的清潔化生產過程,建廠選址更靈活,秸稈回收、工廠生產、新型建材廣用途,秸稈建材的生產具有更多的經濟價值,是實現秸稈的市場化利用的成功途徑,也是建材生產綠色化的優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