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伴隨著現代社會科技與經濟的不段發展與進步,我國的用水量在逐步的增加,現如今缺水,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由于人類無節制的開采和破壞資源,溫室氣體的肆意排放,導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泥石流頻發,洪水泛濫,城市內澇,極端天氣越來越多,這些都直接導致原有的清潔水資源面臨枯竭。雨水、中水、海水等非傳統水源的開發利用變得迫在眉睫。</p><p> 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 也是制約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我國是一個較為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占世界人均的1/4。干旱缺水、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惡化一起成為了我國面臨的三大水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雨水是地表水的主要來源, 對生態系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何對其進行有效利用已成為人們近幾年不斷關注的問題。我國具有豐富的雨水資源,年平均降水總量為 6.2×104億m3,可利用水資源量巨大。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通過對雨水的回用,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旱澇災害,減輕市政管網壓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雨水中所摻雜的雜質造成污染與堵塞的問題。</p><p> 1.2 應用優勢</p><p> 雨水的收集與處理會增加設備的建設費用, 但隨著人口的增加、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水資源的短缺,水價上漲已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將回用的雨水作為低質水以代替生活用水,它所創造的長期效益是無法估量的。雨水的回用更加有利于提高人們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的意識,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雨水的回用可以減少水土流失,緩解城市化進程中用水與排水之間的矛盾, 并且雨水在收集與滯留的過程中,通過蒸發、下滲等作用,可以進一步改善小范圍內的氣候狀況,減少城市中的熱島效應,從而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p><p> 1.3 國內外雨水回收利用現狀</p><p> 人類對于雨水的利用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雨水集流系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 世紀古羅馬時期。在歐洲德國還成立了專門的雨水回用組織,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日本是亞洲最早實行雨水回收利用的國家, 從?。保梗福病∧觊_始就逐步將雨水回用納入國家發展日程。我國對于雨水的回用起步較晚,直至?。玻啊∈兰o?。梗啊∧甏覈艑⒂晁幕赜米鳛橐婚T單獨的學科展開研究。然而,雨水回用在部分地區得到較快的發展并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近幾年我國在各城市均舉辦了相關的雨水回收利用研討會。隨著國際間日益頻繁的交流,我國從西方先進國家不斷地進行技術上的學習,并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建立了符合不同地區的示范性工程。</p><p> 筆者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一直在不斷學習、關注相關雨水回收利用的研究,并決心用自己的所學知識為國家在該方向上的發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迹穑荆迹穑尽 。玻晁厥绽脤嵗迹穑荆迹穑尽 。玻薄」こ谈艣r</p><p> 現以某市大型工業廠區為例。該廠區四周僅一側市政道路有雨水管網,且管徑嚴重偏小,如果整個廠區雨水全部收集后排至市政管網,將對市政雨水管網的正常運行產生嚴重影響,故設計時考慮將一部分廠區雨水回收利用,一來可以減輕市政管網的壓力,二來可以減少廠區的工業用水耗費。</p><p> 2.2雨水利用系統方案設計</p><p> 由于降雨前期與后期雨水水質不同,因此要對不同時期雨水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同時,處理水水質須滿足相關規定。綜上,該工程對廠區雨水的回收利用流程如圖?。?。此方案僅收集屋面雨水。由于初期雨水雜質較多,故需要對其進行棄流處理。棄流井采用如圖?。病〉姆绞娇紤]到雨水時空分布的不均衡性, 需要設置貯水池, 以調節雨水收集量和實際需求量之間的量差。本工程根據實際情況,貯水池容積取值約2000m3,可供 3~4天綠化和澆灑道路用水。除此之外, 還要設置市政自來水作為補充水源,以作應急及沖洗處理設備用。</p><p> ?。常晁厥绽弥械娜舾蓡栴}</p><p> ?。常薄壛髟O施的設置部位</p><p> 棄流方式的選擇對初期雨水棄流量的大小、棄流設備的控制方式,以及施工維護和工程造價等都有影響。棄流裝置一般都設置在雨水收集系統的末端, 但這樣就導致了為了棄流管網起端的初期雨水,而使得一部分末端附近的中后期清澈雨水不得不同時被棄流掉。為減少水量浪費, 需要把棄流裝置設置在整個管網較為中心的部位,也要求在布置時盡可能做到均衡布置,避免狹長型的枝狀布置。</p><p> 雨水的回收利用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它為城市現代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雨水回用作為一個龐大而長遠的系統工程, 它不僅需要各科學團隊共同研究,更需要當地政府部門與居民的大力支持。讓我們一起為我國的雨水回用工程建設獻計獻策,為我國的現代化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迹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