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我國的植保方針.在物理防治中,利用燈光誘捕是監瀏、防治害蟲常用的技術之一。 頻振式殺蟲燈是利用具有較強的趨光、趨波特性才尋光波設定在特定范圍內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引誘害蟲成蟲撲燈,燈外配以頻振高壓電網,使成蟲落入燈下專用接蟲袋,以達到殺滅害蟲、控制為害的目的。2006年銅仁市植保植檢站承擔貴州省植保植檢總站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項目、而頻振式殺蟲燈在水稻害蟲綜合防治中的應用,是該項目主要措施之一。
      沿用電桿一字排列布燈10 盞燈距約60 m ,控制面積46m,殺蟲燈接蟲口距也面1. 2m,安排專人統一管理, 5月15 月開始,至8 月20 日水稻黃熟后撤燈。開燈時間為晚上20:00至第二天早晨6:00,選擇其中開盞燈的數據為佯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在燈控區與非燈控區,二化蝶、稻蝶、稻飛虱等水稻害蟲達到防治指標時. HP 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定期對燈控區與非燈控區的水稻害蟲發生及為害、防治情況進行系統調查。
      殺蟲燈購置,400 盞殺蟲燈購置費11.92 萬元。
      殺蟲燈安裝,每盞燈安裝費280 元(其中電桿40 元、電線、鋼絲、鐵架、人工等240 元),400 盞總安裝費11.2 萬元(如果協調利用電信、聯通等部門的水泥電桿,每盞燈可節約安裝費140 元)。
      殺蟲燈電費, 一年5—9 月開燈, 一盞燈每晚用電10 h0.3 度, 每度電按0.5 元計算,5 個月的時間, 每年需用電費22.50 元,以每盞燈使用5 年計算,電費112.50 元。400 盞殺蟲燈5 年用電4.5 萬元。
      節約農藥資金: 按每盞燈可控水稻面積3.3 hm2 計算,使用殺蟲燈,每667 m2 可減少用藥三四次,可節約農藥資金20元以上,400 盞燈5 年可控水稻6.7 萬hm2, 可為農民節約經費200 萬元。
      經濟效益:農民可獲純利172.38 萬元(節約農藥投入200萬元,減去殺蟲燈安裝總投入27.62 萬元),如果算上噴施農藥的人工費,效益可再增一倍,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如果使用在蔬菜或者是果樹上,其經濟效益會更高。
      誘殺水稻害蟲種類及數量
      頻振式殺蟲燈對危害水稻的鱗翅白、銷翅白、半翅目、直翅口、司翅口、雙翅目害蟲均能誘殺,殺蟲譜廣。
      分析認為,從2006 年5月15日至8月20日,總開燈97次,其中雨天18詞,總誘殺蟲量22.97萬頭,其中以誘稻飛虱、稻卷葉蟲效果最好,分別占總誘蟲量的72%和27.31%.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