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體去除污染物的原理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污染物的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攜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然后便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因其電離后產生的電子平均能量在10ev.適當控制反應條件可以 實現一般情況下難以實現或速度很慢的化學反應變得十分快速。作為環境污染處理領域中的一項具有極強潛在優勢的高新技術,等離子體受到了國內外相關學科界的高度關注。
看似“神秘”的等離子體,其實是宇宙中一種常見的物質,在太陽、恒星、閃電中都存在等離子體,它占了整個宇宙的99%。21世紀人們已經掌握和利用電場和磁場產生來控制等離子體。例如焊工們用高溫等離子體焊接金屬。等離子體由離子、電子以及未電離的中性粒子的集合組成,整體呈中性的物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