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使用:GB/T EDW-A-15和W-Cr-B兩種型號的焊條進行機制木炭推進器的焊接修補。
其中EDW-A-15 為高炭化鎢焊條,其中熔敷金屬化學成分含鎢W為40-50%、含碳C為1.5-3%、錳Mn為2%、硅Si為4% 、其他成分6%。碳鋼芯的低氫鈉型碳化鎢焊條,直流反接,依靠藥皮中碳化物合金過渡,堆焊金屬含鎢量40-50%,由于藥皮較厚,因而焊接過程中套筒較長,藥皮發紅后易小塊脫落,所以宜用直流反接,使用較小的電流。
第二種W-Cr-B 為高鉻合金焊條,號稱金剛一號,其中熔敷金屬化學成分含鉻Cr 3% 、含鎢W為4 % 、含硼B為3%、 含碳C為2.5- 4.5 %、 錳Mn為1.5%、硅Si為1.5% 、其他成分8%。
耐磨焊條使用說明:
耐磨堆焊焊條,堆焊金屬中含高強度的碳化物一次硬相,且硬相部分均勻密集具有較強的抗磨和抗損能力,焊接電弧溫,飛濺少,熔敷率高,自動脫渣,堆焊層厚度均勻,表面平整,焊接煙塵中無氟化物等有害介質。低、中碳鋼、合金鋼、高猛鋼均可堆焊,交直流兩用,焊前無需對工件預熱。
堆焊注意事項:
1.焊條受潮后,需在200-350℃中烘焙1小時,草木灰中緩冷后使用。
2.堆焊電流要適宜,詳細在下面列表中。電流過小,藥皮不易熔化,堆焊層粗糙,且合金不能充分熔化,得不到最佳的耐磨堆焊層;電流過大,容易燒損藥皮中的合金成分,且第一層堆焊時,母材成份45號鋼又會過多的熔入堆焊層,沖淡合金成分,從而降低耐磨層的硬度和使用壽命。
3.電焊弧長一般控制在3-5mm,弧長過短藥皮熔化不好,表面粗糙,弧長過長電弧燃燒不穩定,飛濺增多,易產生氣孔,而且合金燒損增加。
4.堆焊第一層適宜采用短電弧焊接,確保焊深焊透,使焊層和母材牢固的結合為一個整體,然后再堆焊一至多層,以保證耐磨層的適當厚度和硬度,減少修復的次數。
堆焊工藝要求
表面堆焊是修復工作被磨損、腐蝕的表面和制造耐磨、耐蝕、耐熱等特殊合金表面層的一種有效方法,是一種既經濟又有實效的加工方法。但由于堆焊工作及工作條件的不同,堆焊時必須根據不同要求選用不同的堆焊焊條,本說明書所列焊條牌號其主要用途如前所述。
不同的堆焊焊條,要采用不同的堆焊工藝,方能獲得滿意的堆焊效果,EDW-A-15和W-Cr-B 可直接冷焊,工件一般不須預熱,且焊縫不產生剝離掉塊現象,在氣溫較低的季節,有條件可用氧一乙炔焰焊前預熱,焊后緩冷以防裂紋產生 ,有些堆焊熔敷金屬可以用不同的熱處理方法,得到不同的硬度。堆焊層金屬的硬度及化學成分,一般是指堆焊三層以上的熔敷金屬而言。
堆焊效果如堆焊層的硬度、耐磨及耐熱性能等與焊接電源、電弧長短有關,電流小,電弧短則對合金元素過渡有利。堆焊焊條參考焊接電流一般為:
焊條直徑(mm) 3.2 4.0 5.0
焊接電源(A) 120~160
(110-140)
150~200
(150-180)
200~260
(180-210)
焊前低氫焊條250~300℃烘焙1h,石墨型焊條須經200℃左右烘焙1h,鈦鈣型焊條須經250℃左右烘焙1h,工件堆焊前須將堆焊表面的鐵銹、油污等清楚干凈,以免產生氣孔及裂紋。
二、堆焊焊條的使用要點
堆焊焊條的使用要點歸結為一下兩點:
1、確保熔敷金屬的硬度;
2、防止開裂或剝落。
(一)、堆焊工藝的制定
堆焊焊條使用前必須做到一下要求:
a、母材:鐵銹、水分、油污是產生氣孔的根源,母材上的裂紋是助長熔敷金屬裂紋擴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施焊前應先將鐵銹、水分、油污等清除干凈。
b、熱施焊:為減少或防止裂紋產生,實行熱施焊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Ⅰ)、預熱和道間溫度對減少或防止裂紋的產生很有效果,具體的預熱和道間溫度見下表:
鋼種 碳當量(‰) 預熱和道間溫度℃
碳鋼低合金鋼 ≤0.3
0.3~0.4
0.4~0.5
0.5~0.6
0.6~0.7
0.7~0.8
≥0.8
≤10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高猛鋼 不預熱,道間水冷
奧氏體不銹鋼 ≤150
高合金鋼(高鉻系) ≥400
碳當量=C+1/6Mn+1/24Si+1/5Ni
(Ⅱ)、預熱:堆焊完成后,應加熱到300-500℃保溫10-30分鐘,對防止裂紋大有好處,注意溫度過高將會導致硬度下降。
(Ⅲ)、熱處理:在550-750℃進行熱處理,對防止低溫裂紋、防止使用中產生變形和改善焊接性能很有作用,但由于高溫加熱,焊縫金屬的硬度會降低故必須先考慮到硬度的變化設定熱處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