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挖掘機推薦:2013年,我國煤炭產量完成37億噸左右,消費量36.1億噸左右,庫存仍處于高位,市場煤價經歷持續下降后在10月份小幅回調,預計全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超過5000億元,企業經營困難增加。
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1月15日召開的“2013年度中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情況通報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預計,2014年煤炭產量38億噸左右,增速為2.7%左右。全年煤炭市場供求將繼續呈現總量寬松的態勢,結構性過剩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從中長期看,到2020年,全國煤礦可利用產能40億噸,產能缺口8億噸左右。姜智敏表示,安全穩定供給值得高度關注。煤炭工業發展面臨重大調整,強自律,控總量、調結構、促轉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煤炭協會提出了行業中長期發展 “一個深化、五個推進、六個轉變”的戰略思路。   企業困難加大   結構性過剩態勢凸顯   從2013年全國煤炭市場總體發展特征看,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凸顯,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多數老礦區煤炭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十分突出。
對于行業經濟運行遇到的困難,姜智敏認為是多因素耦合的結果。其中,既有宏觀經濟調整、國內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響,也有近年來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超前的問題,還有市場預期的因素;既有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煤炭產能過剩、煤炭進口持續增長的沖擊,也有我國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斷提升的影響,更有煤炭行業整體競爭力低的問題;既有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煤炭轉化、轉運、輸送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也有國家推動節能減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影響,更有體制機制不完善掣肘。
從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看,在需求方面,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明顯,預計2014年仍將保持7%左右的增速。考慮國家不斷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煤炭消費地區需求將受到抑制,但替代能源技術成熟度和經濟可行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全國煤炭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
在供給方面,預計2014年全國煤炭供應能力40億噸左右。一方面, 雖然受到環保節能壓力加大、清潔能源沖擊等因素影響,但前期形成的巨大產能釋放壓力依然較大,煤炭產量仍將呈現小幅增長態勢。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將采取加強商品煤質量管理等限制劣質煤進口和使用的措施,但全球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進口與國內煤還有一定的價差,外加匯率變化作用,印尼、澳大利亞等煤炭出口國貨幣持續貶值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初步預計全年凈進口將在3億噸左右。
基于上述分析,煤炭協會預計,2014年煤炭市場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的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但不排除個別煤種、部分時段會出現供應穩中趨緊的情況。其中,上半年,煤炭市場供需總量寬松,全社會庫存仍將維持高位,企業經營面臨較大的困難和風險。下半年,煤炭供給或將趨于總體平衡,行業經濟運行或將有小幅回升,但仍面臨著很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經濟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   產能缺口8億噸     安全穩定供給是關鍵     “到2020年,全國煤礦可利用產能40億噸,產能缺口8億噸左右。”姜智敏說,短期內全國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問題突出,長期安全穩定供給值得高度關注。
從煤炭工業中長期發展趨勢看,在可以預計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世界的重要能源。由于煤炭具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供應可靠、價格低廉等突出特點,在全球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仍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隨著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現代煤化工技術的快速發展,煤炭仍將是人類生產生活無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地位難以改變。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將達到15%左右。即使如此,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較弱。今年以來,國家先后核準了一批大型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氣等建設項目。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舉轉變戰略已經啟動,“煤為基礎、多元發展”仍將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增速按7%左右測算,煤炭消費彈性系數由1.0下降到0.5左右,預計未來一個時期煤炭消費增速將保持在3%左右,到2020年,全國煤炭需求總量將在48億噸左右,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仍占60%左右。從全國煤炭產需平衡預測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國煤礦在建規模11億噸,考慮今后七年間淘汰落后產能3.5億噸(2015年前關閉小煤礦2000處)和衰老礦井報廢6億~7億噸,累計退出產能9.5億~10.5億噸。到2020年,全國煤礦可利用產能40億噸,產能缺口8億噸左右。
鑒于煤炭行業發展面臨著煤炭生產和消費方式粗放、生態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短期煤炭產能建設超前與長遠不足等矛盾和問題,煤炭行業、企業面臨的任務還十分艱巨,任重而道遠。對此,協會提出了“一個深化、五個推進、六個轉變”的行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和思路。
“一個深化”是指全面深化煤炭行業改革,破除行業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行業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五個推進”包括:推進煤炭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促進煤炭安全高效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推進煤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現代化煤礦和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推進煤電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煤炭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推進生態文明礦區建設;推進煤炭科技創新發展;推進煤炭行業文化建設。
“六個轉變”包括:實現從不完全市場向完全市場化轉變,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實現勞動密集型向兩化融合、人才技術密集型轉變;實現煤炭產品從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重轉變,在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氣等煤炭轉化示范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大型煤炭清潔高效轉化項目建設,有效替代油氣資源;實現生產、銷售原煤向銷售商品煤、潔凈煤轉變,堅持按商品煤計量、按發熱量計價,延伸煤炭產品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企業效益;實現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實現以大幅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為重點向提高職業健康保障程度轉變。
徐工裝載機      http://weixiu.21-sun.com/101002-0-209.htm
徐工挖掘機      http://weixiu.21-sun.com/101001-0-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