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認為中國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書本、試卷、分數、所謂的答案都是教條的,就好象一條生產線給每個經過其中的學生蓋上一個學歷的烙印。將創造性和個人的特長統統抹殺,再加上長期以來的教育大躍進和人才評定標準的偏差,無數天才失去了發展機會。本來沒有那么多的教育資源卻非要擴招——掃盲。將大學教育至于尷尬境地,應屆生就業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請不要抱怨工作機會少,中國是非常缺乏工程師的呀!缺到讓很多公司開始“吶喊”的程度。工程師的缺乏又和應屆理工科畢業生的過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為學習成績高就能成為一個好的工程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學校的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 
 
      工程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養成了一些很不好的習慣。比如思考深度不夠,和不會獨立思考。一個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題,能考試就OK嗎?自然科學好比一個花園,一些科學巨匠寫下了無數“不朽的文章”來描述它。數學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戲或者簡單的背誦有什么意義嗎?請問問自己你對這個“大花園”了解多少。你閉上眼睛能想象出這個花園的景象嗎?記得我曾問一個大四畢業設計的學生你物理學的怎么樣。他回答我“還好”,可又補充說“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隨筆可以寫出很多方程,驚訝的說我的記憶力真好。我說“我根本就沒背過公式”。因為我記得“花園”是什么樣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詞匯描述的“花園”我記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來。這才是理論,理論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 
 
      許多學電子的學生說模擬技術難學,我告訴他們其實學好模擬技術并不是要學好模擬電子本身。世界本來就是模擬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擬的,這就是模擬。所以你對自然科學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觀直接決定模擬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學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見是:不要以為拿著模電書學下去就能有本質的改變,一定要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和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提高對模擬量的駕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對概念的感性認識。 
 
      思考問題要有深度,思維的深度是一種習慣。有些人總是喜歡點到為止,他甚至沒有意識到我還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為工程師和科學家要培養深邃的思考習慣。一些學生看到一道物理題,認為作對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發現了其中的內在聯系,甚至從考點中受到啟發。有很多高中學生喜歡做大量的習題,結果效果卻不理想。就是因為這些學生只是在“做題”,沒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師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進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工程師要重視實踐,自然科學不管發展到何時都離不開實驗。電子學本身就是為了指導工程實踐。所以不要談空洞的理論。現在很多院所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總是談一些空洞的理論,甚至錯誤的但還不以為然的理論。實踐可以提高對自然科學的認識甚至改變著我們的世界觀,只有這種認識提高了才可能創造和應用有價值的理論。我們不要“玩弄理論”,但要重視理論。理論是思想,是認識,不是公式和文字。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重視理論。因為你是電子工程師,而不是電子愛好者。工程師要從整體到細節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錯誤的,工程師要將這樣的錯誤減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論和對工程對象的認識是必須的。一些從電子愛好者出身的工程師比較容易忽視理論,認為把東西做出來了就可以。當然是要把東西作出來,但我們最終是要掌握尖端的技代理申報工程師項目
我們憑借相關人事局渠道,可以為廣大個人提供最專業、最便捷的工程師職稱代理申報。助理工程師申報一般15天左右出證。由于我們是批量代理申報,所以價格實惠,代理申報效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