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0C日本優質碳素結構鋼 上海長期供應S20C碳鋼 S20C
       
                 
                                                低合金高強度鋼 
    19世紀末,在低合金高強度鋼發展的初期,鋼種的合金設計只考慮抗拉強度。鋼中加入較高含量的Si、Mn、Ni、Cr等某一合金元素以改善某一方面的使用性能,但獲得高強度的主要手段仍然依賴于較高的含碳量。隨著鋼結構由鉚接向焊接發展,為了提高鋼的抗脆斷性能,逐步向降低鋼中含碳量和復合合金化的方向變化。
 
            20世紀50年代,為節約合金元素,曾采用熱處理的方法以獲得強度和韌性的良好匹配。
 
            60年代,開始了稱之為微合金化和控制軋制生產的新階段,出現了一些新的鋼種。
 
            至70年代,發展成熟的微珠光體鋼和無珠光體鋼、針狀鐵素體鋼、超低碳貝氏體鋼、熱軋雙相鋼以及低碳馬氏體鋼在油氣輸送管線、深井油管、汽車鋼板等領域中得到推廣應用;預計在80年代,這些鋼種在工程結構材料中將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于1957年開始研制低合金高強度鋼,結合中國的資源發展了Mn、Mn-V、Mn-Ti、Mn-Nb和Mn-Mo等一系列的鋼種,屈服強度為30~70kgf/mm2。
 
             
                                              ST12(德國牌號) 符號:
 
      1、Q—普通碳素結構鋼屈服點(極限)的代號,它是“屈”的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的大小寫;195、 215、235、255、275—分別表示它們屈服點(極限)的數值,單位:兆帕 MPa(N/mm2) ;由于 Q235 鋼的 強度、塑性、韌性和焊接性等綜合機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結構鋼中屬最了,能較好地滿足一般的使用要求, 所以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2、S-鋼(Steel) 、P-板(Plate) 、C-冷軋(cold) 、第四位 C-普通級(common) 。
 
      3、ST-鋼(Steel) 、12-普通級冷軋薄鋼板、 標記:尺寸精度—尺寸—鋼板品種標準
 
              冷軋鋼板:鋼號—技術條件標準 標記示例:B-0.57501500-GB708-88;鋼板、標準號 Q/BQB402,牌號 SPCC,熱處理狀態退火+平 整(S) ,表央加工狀態為麻面 D,表面質量為 FB 級的切邊(切邊 EC,不切邊 EM)鋼板、厚度 0.5mm, B 級精度, 寬度 1000mm, 級精度, A 長度 2000mm, 級精度, A 不平度精度為 PF.A, 則標記為: 鋼板 ECQ/BQB 402-SPCC-SD-FB/(0.51000A2000A-PF.A) ;冷軋鋼板:Q225-GB912-89 主要產地有:寶鋼、鞍鋼、本鋼、武鋼、邯鋼、包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