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荸薺(英文:water chestnut,學名:Eleocharis dulcis),別名:馬蹄、荸萩(江西、安徽少數地方方言)、水栗、芍、鳧茈、烏芋、菩薺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安徽省廬江縣原楊柳鄉盛產高品質荸薺,是中國最大的“荸薺之鄉”。廣西桂林市荔浦縣青山鎮是國家承認的“馬蹄之鄉”。此外還有湖北荊門市沙洋縣毛李鎮也是荸薺產地,一直遠銷海外。產品屬性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俗葉荸薺。稈多數,叢生,直立,圓柱狀,高15-60厘米,直徑1.5-3毫米,有多數橫隔膜,干后稈表面現有節,但不明顯,灰綠色,光滑無毛。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近膜質,綠黃色,紫紅色或褐色,高2-20厘米,鞘口斜,頂端急尖。小穗頂生,圓柱狀,長1.5-4厘米,直徑6-7毫米,很淡綠色,頂端鈍或近急尖,有多數花,在小穗基部有兩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鱗片全有花,松散地復瓦狀排列,寬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長 荸薺3-5毫米,寬2.5-3.5(-4)毫米,背部灰綠色,近革質,邊緣為微黃色干膜質,全面有淡棕色細點,具一條中脈;下位剛毛7條;較小堅果長一倍半,有倒刺;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雙凸狀,頂端不縊縮,長約2.4毫米,竟1.8毫米,成熟時棕色,光滑,稍黃微綠色,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急驟變狹變扁而呈三角形,不為海綿質,基部具領狀的環,環寬與小堅果質地相同,寬約為小堅果的1/2。花果期5-10月。其他說明荸薺屬莎草科,全球約150種,廣布于全世界,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多。我國有20余種和一些變種,分布于南北各省區。原產印度,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廣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貴州等低洼地區,河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安徽省廬江縣原楊柳鄉盛產高品質荸薺,是中國最大的“荸薺之鄉”。交易說明我們以誠實、守信為經營宗旨,歡迎有興趣的養殖戶到實地參觀考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