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檢查窯筒體表面溫度變化情況,以防掉磚紅窯事故及提供在何處何時更換耐火磚的依據。特別提醒注意的是:窯筒體表面最高溫度不允許超過400℃,否則將會由于窯筒體鋼板強度和剛度的顯著降低,引起產生裂紋的危險
⑵檢查窯筒體對接焊縫有無裂縫
⑶檢查窯筒體有無嚴重擺動現象,窯筒體竄動是否穩定
⑷燒成帶筒體若沒有淋水裝置,應檢查水管孔眼有無堵塞,淋水量是否充足分布是否均勻
回轉窯大小齒輪傳動裝置存在多處漏油現象,在不改變原密封結構的基礎上,采用導油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現分析如下:
大齒輪罩低側端漏油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
由于大齒輪罩和大齒輪同心度存在較大誤差及羊毛氈磨損等原因,當齒輪上潤滑油隨輪齒運轉至頂部時,常會從縫隙中漏出呈絲線狀下滴,污染環境。因有4%斜度原因,其漏油點也處在低側端。 解決方法:我們在低側端滴油段焊制1個大回油罩,把油導回油池,從而解決漏油問題。
小齒輪軸低側端漏油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由于小齒輪擋油環結構本身存在缺陷,當小齒輪運轉時,油易濺至環外。因該處潤滑油很稠,小齒輪軸傾斜4%安裝,濺在軸上的油在軸旋轉時便形成螺旋狀軌跡外流,然后到達一定位置下滴,故漏油點也只有在低側端。解決方法:如果改造內部擋油環結構或增加密封裝置比較麻煩,也不一定能徹底解決漏油問題。我們在外伸的小齒輪軸上綁扎1根金屬絲來切斷油螺旋軌跡,讓油在金屬絲處下滴,然后把滴下的油用回油盤接流回罩內。金屬絲在軸上纏繞成跟油流向相反的螺旋狀,回油盤形狀可根據實際用銅皮等軟金屬制做,金屬絲要緊貼齒軸,且不因旋轉而脫落。并借助軸承端蓋上的2~3顆螺栓固定。
回轉窯時刻掌握好窯內適應的燒成溫度,使熟料粒度細小均勻,嚴禁燒大火或燒流,加強煤料配合,盡可能使窯溫穩定。保持火焰形狀完整有力,火焰順暢不頂燒。嚴防結圈,發現有厚“窯皮”要及時的處理掉,謹防結圈。結圈后通風阻力增加,使火焰縮短,逼燒則易損傷窯皮,掉燒后的圈也易砸傷窯皮,若停窯拆圈時則“窯皮”破壞的更嚴重,因此結圈是回轉窯長期安全運轉的大敵,為防止大塊熟料砸傷“窯皮”,當有大塊時要及時鉤出。
回轉窯鎳鐵生產工藝-回轉窯操作工工作職責-LY18回轉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