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適應地球氣候正在經歷著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變化過程,根據1901—2000年和1906—2005年的溫度線性趨勢,IPCC最近兩次評估報告分別得出過去10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為0.6℃(0.4~0.8℃)和0.74℃(0.56~0.92℃)的結論。這種改變致使很多植物不適宜當地氣候的生長,甚至是進行一些實驗也必須在人工氣候室里面進行。同時,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趨多趨強,導致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強度和區域分布變得更加復雜。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產已經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文綜述國內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文獻,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對我國農作物生產的影響及其適應對策。
農業氣象災害變化:我國是世界上遭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氣象災害每年造成的損失占整個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6%。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加大。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農作物由于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受災、成災面積日益擴大。我國農業受災面積、經濟損失、農業糧食損失變化見圖1,可以看出近50年來氣象災害導致的農業受災面積不斷擴大,糧食減產量逐年增加,農業經濟損失逐年升高。 氣候變化對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影響的事實。
人工氣候室:http://www.cnny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