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比汽油機節能30%,這是業界早已達成的共識。在當前燃油緊張和排放限制日益嚴格的形勢下,柴油機的這一比較優勢就當仁不讓的凸顯出來。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在不久前接受采訪時指出:從排放角度考慮,新技術能源如氫能源固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由于制氫需消耗本來就緊缺的電能以及配套設施建設不足等等原因,利用現有低耗能源如柴油技術成了緩解能源和排放危機的惟一途徑。
國際部件廠商席卷而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內外內燃機制造企業似乎已嗅到了柴油機市場的商機,剛剛過去的2004年是外資內燃機零部件制造商大舉進入中國的一年。
去年8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在無錫宣布,由博世集團和無錫威孚集團合資組建的博世汽車柴油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資公司的注冊資金為2億美元,博世和威孚各占67%和33%的股份。據悉,這是博世柴油系統在德國以外最大的投資項目。
博世汽車技術業務部門負責人賓德?博爾說:“加強和擴大博世在中國生產和研發現代柴油系統的能力,是博世集團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博世非常看好柴油車在中國未來的市場,預計到2013年,中國柴油車將達到300萬輛,主要在商用車領域。”
而在此之前,上海必比登挑戰賽結束之后,全球最大的零配件供應商德爾福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推介起柴油發動機,宣布近期將與三家中國發動機制造商新簽柴油共軌系統供貨合同,同時在中國建立新的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