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常常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戰略戰術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企業文化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企業的最終命運。如果一個公司想實施的任何市場策略與它的企業文化不相吻合,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無論這個戰略的內容是市場營銷或者其他方面,如果這個戰略方案與它所屬的企業文化不相一致的話,這個戰略就只能是一紙空文,而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案例1:管理、戰略戰術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與推動
美格科技近年來,在業內和市場上頻頻引發高度關注,其事業平臺制與移動服務網的推出更是引起了大家極大的反響與興趣。在美格,其管理以及戰略戰術與企業文化是相互融合與推動的。
美格的企業文化重要表現為“三簡”原則。對于“三簡”原則的理解,美格負責人這么解釋:“專注事情的本質才能處理好一切,越簡單越優秀。‘三簡’中第一‘簡’,就是做人要簡單,關系太復雜不利于大家共心協力;第二‘簡’是做事要簡捷,就是把事情都扁平化,做簡捷扁平化的具體管理;第三‘簡’,則是作風要儉樸,把錢花在刀刃上。”那么美格的企業文化和其管理制度及企業戰略是否配套呢?對此,美格負責人表示,美格過去兩年里所做的渠道扁平化、服務流程簡單化正是“三簡”原則在這些方面的具體體現。
企業在市場投入方面美格傾向選擇分出一部分的市場投入費用,用來建設跟客戶利益產生關系的窗口。這也是美格企業文化中作風儉樸的表現,即錢要花在刀刃上。而美格也承認,這點在做市場、做管理上都起到了很明顯的幫助作用。
如此看來,無論是IT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無論是建立一種什么樣的企業文化,離開了執行都會顯得蒼白無力。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的做事風格、實施效果以及發展前景,影響企業戰略戰術的實施。
案例2:和鑫企業文化建設引領戰略戰術完美地實施
近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和鑫電器有限公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壯大。2003年公司完成產值上億元,利潤上千萬,被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授予“民營科技十佳”、“民營規模十佳”的“雙十佳企業”的稱號。和鑫電器董事長胡崗認為,和鑫健康快速地發展得益于和鑫企業戰略戰術的完美實施,而戰略戰術之所以能夠得到完美實施關鍵在于和鑫電器自始至終都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最終鑄就了今天蘇州和鑫電器的輝煌。
“傳統企業向現代化企業演變,而作為高科技企業,和鑫電器就必須走上高層次的管理樓臺--文化管理。文化是明天的競爭。一個企業只要有燦爛豐厚、內涵雋永的企業文化,就可以支撐企業在大浪淘沙中成為中流砥柱。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能給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胡崗敘說著企業文化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直接影響企業戰略戰術的實施
企業文化建設直接影響企業戰略戰術的實施、影響各個方面經營管理活動的結果,比如: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內部雇員的行為和態度,企業品牌的經營管理戰略、行動策略及品牌效益;企業內部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健全與完善和變革的管理及其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市場營銷、產品與服務、財務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等等。
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企業在企業文化觀念的作用下所采取的生存戰略戰術,即企業在經管管理過程中的決策方法和企業的行為所必然產生的結果,這包括企業的常規工作、工作程序、公司的組織結構、管理風格及內部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
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戰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戰略戰術制訂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優秀的文化能夠突出企業的特色,形成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而且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有利于企業制定出與眾不同的、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
(二)企業文化是戰略戰術實施的重要手段。企業戰略制訂以后,需要全體成員積極有效的貫徹實施,正是企業文化具有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及輻射等作用,激發了員工的熱情,統一了企業成員的意志及欲望,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三)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戰略必須相互適應和相互協調。嚴格地講,當企業戰略制訂之后,企業文化應該隨著新戰略的制訂而有所變化。但是,一個企業的文化一旦形成以后,要對企業文化進行變革難度很大,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具有較大的剛性,而且它還具有一定的持續性,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強化。當企業制定了新的戰略戰術要求企業文化與之相配合時,企業的原有文化變革速度非常慢,很難馬上對新戰略戰術做出反應,使企業原有的文化很可能成為實施新戰略的阻力,因此在戰略戰術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新舊文化的更替和協調是戰略戰術實施獲得成功的保證。
企業文化并非一時一刻的短期行為。換句話說,企業文化必須符合以客戶為中心、以可預期的未來市場為導向,并適應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保證企業戰略戰術得到有效的實施。適應環境并非指盲從當前的市場熱點,而是順從并引導市場的未來走向。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廠商的任何服務對用戶來說執行起來越簡單越好,這意味著廠商和它的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把“簡單”背后的“復雜”留給自己,把真正的“簡單”留給用戶。簡單明了的渠道服務和技術服務對用戶來說意味著低獲得門檻,對企業來說則意味著一種競爭力。
如影相隨的企業文化考驗企業家毅力和膽略
對于小企業,尤其是處于初創階段的企業,企業文化的主導因素主要來自于企業的創始人本身,他的文化深度和經營哲學的成熟度決定了企業文化的深度,他對企業的影響力占很大比重,有時候甚至會達到他的成敗就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地步。可以說,創始人是一個剛走上創業之路上的企業的靈魂,但不是最終的企業靈魂;如影相隨的企業文化考驗企業家毅力和膽略。
案例1:王鵬使上海海聯的價值觀人格化
企業創建者是企業的中堅力量,集中體現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文化。上海海聯潤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鵬使海聯的價值觀人格化。雖然已過70,但王鵬仍然奔跑在二次創業的第一線上,他是企業員工學習的榜樣,他的行為已成為企業員工仿效的行為規范。
海聯企業的經營決策方式和決策行為主要來自王鵬,王鵬是上海海聯企業經營的主角。海聯企業在創業初期,以王鵬為核心的海聯決策集體將“卓越品質、服務周到、科技創新、設備先進”的企業核心文化思想全面導入公司各項科研、生產、經營活動中,現在其規模和評定手段達到了國內大中型潤滑油調合廠的水平。
案例2:尹子郡“無為”思想成就楊凌無為科技集團
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評判企業文化也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尺度,尤其不可能簡單用“好”與“壞”衡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的個人信仰往往與企業文化的定位有著密切關系。“商海儒將”楊凌無為科技集團總裁尹子郡就是一個典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海中,他將儒雅的人格引入了楊凌無為科技集團之中,將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成功地注入現代企業文化之中,用無為思想搏擊商海,用無為理念教導員工,使楊凌無為科技形成特有的“和商文化”。尹子郡憑借自身的毅力和膽略,在員工身上培育出一種神圣的精神,為楊凌無為科技集團鍛造出一根支撐企業發展的擎天大柱。
如影相隨的企業文化考驗企業家毅力和膽略
就企業文化來講,其實質是人文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企業家文化,企業經營者文化,企業領導人文化。沒有優秀企業家就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靜態地看,企業家與企業文化呈現出內在結構一一對應的關系。企業家的知識、能力和品質等要素成為企業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決定著企業文化的性質和風格,并制約和向導著企業文化的個性和發展;另一方面,在企業文化塑造、控制、發展的動態過程中,企業家又扮演了定位、創建、控制、變革等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而成為某一企業文化動態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躍因素;企業文化考驗企業家毅力和膽略。沒有優秀企業家就很難創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首先應當解決好企業領導人和各層次負責人的文化觀念建設問題,實現這些人的高文化素質構造。
在企業文化的構建、運用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核心人物--企業家。如果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家就是高舉企業文化的旗手。企業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不單單是一個身體力行者,更應是一位導師,擔負起把握企業靈魂和發展方向的職責。
優秀的企業家往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柳傳志就十分重視聯想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聯想文化包括:講貢獻、講效益的價值觀;躋身于國際市場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濟、協同作戰的整體意識;求實進取、拼搏創業的公司精神;高技術企業的社會形象。盡管聯想文化在企業戰略中體現的力度還不夠,但其全面性已經值得我國很多企業學習。類似像榮昌集團總裁倡導的榮昌“五自”企業文(自主、自律、自覺、自勉、自信),海爾張瑞敏提出的“以人為本、以德為本、以誠為本、君子之爭、和氣為本”,“日本管理(團隊意識和吃苦精神)+美國管理(個性舒展和創新競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爾管理模式”,這些企業文化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代表著經濟產業的網絡公司,不僅在管理上直接吸取了國外優秀企業管理理念,而且在企業文化的建立過程中標新立異,積累了發展的動力。如:搜狐--“足及生活每一天”、網易--“網聚人的力量”。
然而從整體上說,我國企業家中真正認識到企業文化重要性的還很少,有能力建設好企業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較成功的企業當中,在企業文化的定位、企業文化的創新機制、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企業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主體,也就肩負著企業文化在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構建的重任。
企業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個因素,即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是企業管理者領導能力的培養和開發。企業文化是由企業管理者設定的,是管理者的基本假設在組織中的反映。麥格雷戈的X-Y理論指出,管理者對員工人性假設的不同會導致采用不同的管理風格,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不同的氛圍。據此我們認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難點不是將企業價值觀轉變為全體員工的基本假設,而是轉變為管理者的基本假設,進入管理者的潛意識狀態,管理者在潛意識狀態下的行為方式體現的價值標準將會形成員工行動的框架。所以說,企業管理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企業的價值觀不能轉變為管理者的基本假設,全體員工就無法形成相對統一的基本假設,更無從建立強勢的企業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價值觀和管理者基本假設的背離也必然會引起員工思想上的混亂,導致企業凝聚力的下降,削弱企業的競爭能力。
員工都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
在人的天性中,不僅有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還有對精神上的價值追求,人總是想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有意義。企業的員工都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企業的領導者如果能把員工在這兩方面的要求調動起來,整合起來,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員工就會把在本企業工作當成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不間斷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對共同價值的認同會使員工產生穩定的歸屬感,從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一旦被調動起來后,這個企業便獲得了發展、騰飛永不衰竭的動力。
案例1:襄樊互動網絡企業文化滿足員工進步的要求
“攻城難,守城更難”,任何一間公司都需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理念來堅定公司員工的信念;而員工也渴望在充滿活力、有著文化底蘊的企業中與企業一同成長進步。
襄樊互動網絡有限公司是作為一家新型高科技企業,秉承雄厚的國內外資金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支持,也建立了科學的管理運營機制和強有力的市場體系,擁有由優秀職業經理人組成的管理團隊和資深IT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但若是沒有一個共同創造的公司文化,是無法凝聚和留住大量優秀人才的。
為此,襄樊互動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樂用了大量的時間來構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用“誠信”的企業價值觀和“共同創造”的企業精神規范員工行為,以共同構筑的精神理念和行為準則為“無聲的命令”進行人文式的管理,讓互動網絡公司具有了強大的凝聚力,讓員工和公司共進退……
案例2:蘇州創捷人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展翅翱翔”
蘇州創捷總裁沈曉春想員工所想,為創捷人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讓創捷人在先進而催人奮進的企業文化中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共創蘇州創捷美好的未來。沈曉春勤勤懇懇、實實在在,不斷重塑創捷,建設企業文化,以“志當存高遠”勉勵創捷人。沈曉春和創捷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心中遠大的志向,以“志當存高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和行為依據,作為創捷的核心企業文化,以保持創捷旺盛的活力。在創捷,每兩個月就出版一期《創捷人》,沈曉春用《創捷人》來凝聚人心,勉勵創捷人;《創捷人》已成為創捷人互相溝通、交流的理想天地;而且創捷人也努力呵護它,讓它與創捷一起成長,見證創捷輝煌的發展歷程。
員工都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
企業的員工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對企業發展有重要作用,即是企業員工在經營活動中共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它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以企業的價值觀為核心的理念層面;二是制度和行為層面。對內它能激勵職工銳意進取,重視職業道德,改善人際關系,培養企業精神;對外它有利于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聲譽,擴大企業影響。同時它也是企業進行改革、創新和實現發展戰略的思想基礎,是企業對環境適應能力的支柱。
企業的領導者應努力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一旦企業的價值觀變成企業員工共有的價值理念,企業的內化控制無疑就會加強,員工也會以共有的價值觀念為準則來自覺監督和調控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企業的內聚力、向心力和能動力,還有對外的發散力就會增強。如果企業的每個成員都工作在相互信任、相互溝通、平等向上的環境中,素質得到提高,智力和潛能得到激發,人力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將人力優勢轉化為智力優勢和生產優勢,很顯然企業在競爭中將會獲得成功。
在企業文化氛圍中,職工通過耳聞目睹,會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企業的共同理想和價值觀念,對職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維方式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職工自己將自己融合到企業之中,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員工的認同感就是企業凝聚力,而企業要想培養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營造真實的企業文化。營造真實的企業文化需要廣泛地征求意見,讓每個人參與,在參與當中使每個人認同。因為企業文化畢竟是屬于企業的,并不隨著某個高層的變動或職業經理人的離開而變化。因而,讓企業文化不斷地沉淀。前者帶領后來者,不斷感染,才能歷久彌新。其次,使企業文化的精髓在企業日常管理的點點滴滴上體現出來,讓員工感受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設是體現在我們每一項政策,每一件小事,每一個決定里,并不在于好的口號,動聽的宣傳語,對每一件事情的評價,都是形成企業文化最根本的事情。許多企業提倡“創新”的企業文化,但在日常管理上不但沒有鼓勵創新者,反而處處為難。企業文化的精髓必須存在于良好的機制和氛圍當中,在制度和流程當中體現出來,否則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認同,請不要來!”每個人對工作都有不同的要求與期望,而公司實際情況又各有不同,無法提供員工所期望的條件。那么,招聘員工時,應該說明企業的狀況及企業文化,對于認同者留下并肩作戰,對于不認同者,明確表示請不要來!
企業文化的優劣對于一個企業的成敗可謂至關重要。企業文化會自然而然地影響人的思路,員工也希望在優秀的文化中、在充滿活力與希望的企業中工作。對于企業來說,只有有了統一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將員工的思想統一起來,齊心協力地將事情做好。
惟有優秀企業文化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個企業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業文化,是當代社會影響企業本身業績的深層重要原因,并將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縱觀世界成功企業的經營實踐,人們往往可以看到,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常勝不敗,歸根到底是因為在其經營實踐中形成和應用了優秀的、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案例1:六六視覺的發展優勢得益于優秀企業文化
六六視覺公司董事長周永耀在公司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看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認識到六六視覺公司惟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新的公司改制成功后,企業從戰略管理向企業文化發展,把企業的經營作為一種文化來經營。周永耀提出“我們愛眼”,“醫療器械爭中國第一、眼科產品創世界一強”的口號,并把它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部門、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產品、每一個員工的行動。從20世紀50年代生產出具有國際水平的眼科手術器械,到70年代開發出裂隙燈顯微鏡,80年代開發出手術顯微鏡和顯微手術器械。90年代開發出先進的人工晶體,都給國內的眼科醫學帶來了一次發展。這些成就之所以能夠取得,正是有了企業文化這種促進企業長盛不衰的原動力。
案例2:優秀的企業文化促使上海申菲脫穎而出
在上海申菲激光光學系統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公司總經理應永偉“親力親為”,自己親自起草公司的《基本法》、發展戰略、企業文化、設計公司對外的形象……因為只有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并做好做到位,上海申菲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開百年老店,償申菲夙愿。而且這樣應永偉對公司的種種事情可以思考得更多,想得更遠,自己的思路更為清晰,更加到位。
應永偉認為“寫”很重要,這是他創業的獨到之處,也因此上海申菲有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申菲還沒有走上正軌,一切都處于創始階段,管理還很不到位;但就是這樣的企業,世界馳名的荷蘭飛利浦公司想和它合作,共同來開拓世界市場。申菲憑什么獲得飛利浦的青睞呢?答案就在于應永偉憑借自己的“文氣”來建設企業文化,來“寫”、來“設計”,他設計申菲的VI識別系統,事無巨細,甚至于小到設計自己的名片、設計員工的工作服……正是這樣的企業才有了好的發展后勁和發展動力。對于企業而言,只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才會成為工作的重點,當時申菲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而能如此吸引一家國際大公司來合作,我們看到了企業文化這個“軟件”建設對公司發展前景的重要性。今天,上海申菲已成為全球激光光盤母盤玻璃LD、CD、VCD、DVD、CD-ROM、HD等系列基片兩大供應商之一。
惟有優秀企業文化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企業現代企業間的競爭,是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的競爭,更是企業文化力的較量,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影響,重視各級管理人員領導藝術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于那些沒有這些企業文化特征的公司。也許這些年大家對那些倒下去的民企還記憶猶新,比如“巨人”倒下、“三株”枯萎、“飛龍”落地、“標王”折翅、“小霸王”“別姬”……民營企業迅速消亡的原因是因為企業內部沒有形成與設備現代化、管理現代化相適應的企業文化理念和企業文化氛圍,企業員工在經營活動中沒有與企業形成共有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企業,應該更加注重人文的東西,注重人對企業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技術設備的先進性。
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說,看起來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卻是最持久的決定因素。資金的多少、技術的高低、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精明的決策,往往依托于企業深厚的文化底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組織系統,它具有自我內聚、自我改造、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續等獨特的功能。企業文化通過改變員工的舊有價值觀念,培育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起成員與組織之間的依存關系,使個人行為、思想、感情、信念、習慣與整個組織有機地統一起來,形成相對穩固的文化氛圍,凝聚成一種合力與整體趨向,以此激發出組織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為達成組織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另一方面,企業文化不斷完善深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環,就會持續推動企業本身的發展。大量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績效存在相關關系:一個強大的企業文化如果與企業的環境或戰略相符時,共同的信條使上下的溝通變得更加便捷,決策的制定更加有效,共享的價值觀同樣有利于協作,這些都會提高企業的實際效率。
要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使其真正成為企業發展乃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動力,應該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實行全員參與的民主管理,強化企業的創新意識,培養職工的評價意識,激發職工的競爭意識,激勵職工的創新意識,建設有創造力的學習型企業,打造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營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氛圍。
不管市場如何風云變幻,不管市場競爭如何激烈,只有憑借出色的企業文化,才會使小企業從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不斷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