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 眼下,已有二十多年草莓種植歷史的臨海邵家渡街道的莓農又迎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新一季的草莓栽植陸續開始了,田野里到處可見莓農們忙碌的身影。
草莓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種水果,但對當地的莓農來說,更是“效益果”。據了解,邵家渡去年草莓產值超億元,隨著臨海邵家渡草莓知名度的提高,各地訂單源源而來,產品供不應求,莓農們種植熱情高漲,今年草莓種植面積比去年又增加了上千畝,可達6000畝左右。
枧橋片是邵家渡草莓種植最集中的區域,已有4年種植經驗的謝俊當初放棄在城里的工作回家務農,正是看中了種草莓的效益。他告訴記者,草莓種植成本主要是大棚竹架和草莓苗、塑料膜,每畝地大棚竹架一次性投入5000元左右,修修整整可用5年,草莓苗、塑料膜每畝4000元。一般情況下,草莓每公斤售價50多元,種草莓每畝毛收入有3萬多元,純收入有2萬多元,效益十分可觀。
“我參與創辦了草莓專業合作社,每年的收入有三四十萬元。”謝俊說。據他介紹,在邵家渡,像他一樣的“新型農民”還有不少,種植過程中積極采用現代農業技術和綠色無公害栽培。這幾年,邵家渡草莓品種已逐漸從原來的“豐香”改種為被稱為牛奶草莓的“紅頰”品種,各家合作社也相繼創立了自主品牌。(臺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