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的另一個著名的論斷是"開車理論",他說,企業的擴張發展就像開車,除了踩油門,還要知道不時地踩踩剎車。如何控制風險,審時度勢,正確、合理地利用手中的人、財、物,適度地掌握合理的發展速度,是民企面對誘惑時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穩健,對一個企業而言,是最重要的生命力。"
其實,廣泛傳播著的還有劉漢元的"飯碗理論"。劉漢元說,"誰和農民搶飯碗,誰就沒飯碗;誰給農民碗里添油加肉,誰就有飯碗。"這句話已成為飼料行業眾所周知的名言。他告訴記者,通威這么多年所做的事情,于社會有利、于客戶有利、于企業自身有利,是一種共贏的事情,只有客戶成長了,我們才能成長。
劉漢元的聲音遠不僅限于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作為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同時擔任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等職,劉漢元站在行業和社會層面的眾多獨到觀點,同樣引人矚目。在擔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劉漢元前后提交全國政協提案40余篇、社情民意、大會發言20余篇,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廣泛關注。
2005年3月,針對當時凸顯的稅制問題,他及其他委員共同提案《抓住最佳時機統一內外稅制》,率先呼吁政府進行兩稅合并等稅制改革;2006年"兩會"期間,他將目光轉向"三農"領域,針對農村大量資金外流的金融現狀和相關機制約束,建議國家制定農村資金回流政策,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推動了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2008"兩會"上,劉漢元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構建國家能源安全供應體系》、《關于改革新股發行制度的建議》、《關于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建議》等提案再次引起強烈反響。
商道傳奇之立德:
做奸商,一定會被市場凈化掉
"有人說無奸不商,但我更相信奸商不長,更相信誠信經營。做奸商,一定會被市場凈化掉。"劉漢元這樣直觀地表達他的觀點。
記者多次進出通威集團總部,公司大樓外墻上"誠、信、正、一"幾個字十分顯眼,這是通威的核心文化理念。"歸根結底你可以說這就是一種責任感。"在劉漢元看來,他的立德就落在責任二字上。
"5?12"大地震后,劉漢元顧不上處理在地震中受損嚴重的通威都江堰三文魚基地,第一時間組織和部署公司投入救災搶險。他親率公司高層深入災區一線,慰問群眾,考察災情,前后捐款捐物超過1250萬元。
"財富越多,責任越大。"劉漢元坦言,企業穩健發展帶給他巨大財富的同時,也給予了他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多年來,這位多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富豪,在公益事業方面的動作同樣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