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8日訊 “真是多虧了城鄉一體化的醫療保險,讓我多報了1萬多元醫藥費,這可大大減輕了家里的經濟負擔,真的很感謝國家的好政策。”顱腦手術后已完全康復的老林感慨地說。
59歲的老林是景寧縣渤海鎮梅坑村的村民。去年12月,老林突發腦溢血,在景寧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3個多月的治療共花去醫療費19.4萬元。如果按照景寧原先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報銷比例,只能報銷7.4萬元左右,但按新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老林共報銷了8.4萬元的醫藥費。
目前,景寧有13萬多農村人口,而城鎮居民人口僅5000多人。以往,城鎮居民和農民實施不同的醫療保險制度,繳費不同,待遇也不同。為了把社會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延伸、覆蓋到各類社會群體,實現最大化公平,景寧縣設立了集全縣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業務于一體的經辦機構——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又于去年整合了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要求,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形成無縫隙、全覆蓋、一體化、廣受益的“大社保”體系。
自今年1月1日起執行以來,景寧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住院報銷比例從原來的45%提高到6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報銷比例從原來的20%提高到25%,最高支付額從原來的6萬元提高到10萬元。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打破了城鄉之間參保的戶籍限制和地域限制,避免群眾重復參保問題,實現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有效地緩解了群眾看病難問題。
“繳費往低里繳,待遇往高里靠!”享受到實惠后的參保村民,對于社保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據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的負責人介紹,以往收繳保險費是社保部門最頭疼的事情,如今人均100元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不用多久就收繳上來了,甚至有很多人會主動來問繳費時間。
據統計,今年景寧僅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項,就有13.68萬人參保,參保率達到95%。
此外,景寧還在全縣22個鄉鎮設立社會救助與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形成完整的服務網絡。在全縣254個行政村、4個社區“兩委”中挑選組織宣傳能力突出的人員組建村(社區)勞動社會保障代理員隊伍,讓群眾不出村就能辦理好社會保險業務。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