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09日訊 “在外是條龍,回家仍然是條龍!”松陽縣西屏鎮瓦窯頭村的陳金富,自從去年在杭州辭去年薪百萬的行政總廚回到家鄉后,就全身心投入到茶葉熏火腿的工藝研究上。這不,最新一批剛出爐,散發著濃郁茶樹清香的火腿,昨天就被溫州一家大型餐飲公司全部訂購了。
“在外闖蕩20多年,從普通的廚師一直當上了大型餐飲機構的行政總廚,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總覺得還是回家鄉好,畢竟根在松陽。”陳金富笑著說,松陽是全國知名的綠茶生產大縣,有回鄉創業的想法后,就瞄上了做與茶相關的文章。去年,他在松陽注冊成立了公司,以廢棄茶樹枝為燃料,用傳統工藝制作松陽熏火腿。產品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根部經濟’。”松陽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像陳金富一樣,眾多在外創業的人紛紛返鄉創業,他們看中家鄉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前景,將在外創業所得的資金投入到茶產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不僅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效益,而且也帶動本地農民致富。
近年來,松陽人外出經商創業熱情高漲,形成了全國聞名的“松香大王”、“茶葉大戶”和“超市大軍”,創業人員分布在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據不完全統計,松陽縣在外創業經商人員已超過10萬人,一些早年出去創業成功的人員回歸愿望強烈。
外出經商創業成功,除了帶回資金外,還帶來了新理念和新商機。松陽縣象溪鎮的徐增華在四川經營松脂采割加工業多年,2009年底他回到老家,成立了畜牧專業合作社,專門養殖魯西黃牛。目前,合作社一年出欄成品牛達100多頭,并進行產品深加工,制作牛肚、牛筋、牛皮等禮盒,年凈利潤達30余萬元。
對返鄉創業人士,松陽縣政府以服務激勵人,把“根”留住,以項目爭取人,把“根”壯大。針對返鄉創業人士從事來料加工的人員,縣婦聯組織參加溫州、臺州等地來料加工接洽會,幫助到義烏開設攤位和窗口。松陽青年創業者協會還專門組建“青年創業導師團”,在技術、銷售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發展鵲山雞、茶葉、山茶油、食用菌、干水果、食品等種養加工等行業。
松陽“根部經濟”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目前已有200多在外松陽人回鄉創業。松陽大東壩鎮包火旺組建的松陽家旺養殖專業合作社,成功建立了牧沼茶生態立體養殖基地,并被評為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大東壩鎮上寮山村葉茂福建立禽養殖繁育場,養殖“百鳥之王”孔雀,一只孔雀苗就可賣數千元,灰雁、珍珠雞、七彩山雞更成了附近山莊的搶手貨。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