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09日訊 新年伊始,龍泉喜迎新名片。在1月7日召開的浙江·2012迎春茶會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隆重授予龍泉市為“中國茶文化之鄉”,龍泉金觀音為“中華文化名茶”稱號。
龍泉產茶歷史悠久,此前一直以綠茶為主。近年來,龍泉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特色茶產業的戰略構想,大力推行產品和市場的多元化。考慮到龍泉與我國著名茶產地——福建武夷山同屬洞宮山系,地脈相連,環境相似,龍泉市把目光投向了烏龍茶,并通過與浙江大學合作開發,研制出生態茶新品種“龍泉金觀音”。2007年,產品一經問世,好評如潮,業界稱之為是烏龍茶系列繼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潮州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之后的第五朵金花,更多的人把它稱為龍泉“第三寶”。
“‘龍泉金觀音’的價值,遠不止于茶葉本身。”龍泉市委書記蔡曉春認為,“龍泉金觀音”兼具三大效益:技術附加值高,生產周期長,是為經濟效益;采摘成本小,有效緩解山區勞動力緊張的矛盾,是為社會效益;充分利用高海拔山地資源,形成天然防火帶,是為生態效益。
鑒于此,龍泉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龍泉金觀音”的發展,并利用“金觀音”茶樹良種“綠、烏、紅”兼制這一優異性狀,春茶早期制名優綠茶,春茶后期及夏秋茶制紅茶與烏龍茶,形成“綠、烏、紅”并舉的多茶類組合體系,使金觀音成為龍泉農村和農民增收新亮點。
去年,麗水被授予“國際休閑養生城市”榮譽稱號,打響了“秀山麗水·養生福地”品牌,龍泉抓住機遇,將深厚的青瓷文化和茶文化有機結合,以瓷帶茶、以茶促瓷、茶瓷互動,相繼推出了具有濃郁龍泉特色的產品包裝、青瓷茶具等,同時以“甌江源頭水、江浙頂峰茶、千年龍泉瓷”為主題,通過“水、茶、瓷”的有機融合,充分展示龍泉的生態、文化和茶葉品質優勢,為麗水“養生福地”增添了新內涵。
據龍泉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龍泉市茶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全市茶園總面積達到8萬畝,總產量3500噸,總產值8億元,將龍泉建成浙江省最大的紅茶、烏龍茶生產加工基地,培育成為浙閩贛重要的特種茶集散中心。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