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剛跨入龍年,跳槽風便已氣勢洶洶地吹來。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再好的陣營也可能面臨愛將紛紛跳槽的窘境。作為職場人,不論你是急待跳槽,還是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都應在充分認知自己的基礎上做出決策。該理智時絕不“盲進忙出”,該絕情時也絕不優柔寡斷,以免一跳不慎,再跳更難!
每一塊“跳板”都晃晃悠悠
小夏是2008屆畢業生,畢業后順利進入一家服裝公司做銷售。學長曾告誡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只是個跳板,不可能做長久,也無需太認真。小夏將此視為真理,堅信“剛畢業就定位,為之過早”。于是乎,上班不到半年,便以“工作量太大,難以適應”為由,向公司提出辭呈,并順勢跳槽做起了網管,可惜沒過多久,枯燥乏味的新工作又成了過去式……就這樣,一年內他換了四份工作,如今又成了一枚待業青年。“其實我也很想找到一份甘愿干一輩子的工作。 ”面對現狀,小夏很是郁悶。而更讓他郁悶的是,如今的職場似乎連晃悠的跳板也不那么好找了。
-專家建言:剛畢業的大學生,常誤以為好機會還在后頭,而忘了珍惜眼前。其實,一份工作的好壞都是相對的。對職場新人而言,“一跳了之”只治標不治本,除了讓人變得浮躁之外,一點益處也沒有。腳踏實地做好手頭的工作,才是正道。
求穩定還是求高薪
悠悠在外企打拼數年,早已修煉成人人羨慕的“白骨精”。可去年,而立之年的她卻因為一個轉入國企工作的機會陷入兩難:外企薪水雖高,但不穩定,稍不留神可能就成了下崗工人;國企相對穩定,只是薪水偏低不說,自己這幾年的努力,在圈子內打下的基礎都將毀于一旦。向右還是向左,著實成了難題。
“我媽總嚷嚷著,年紀也不小了,該把心思轉向家庭了。 ”在家人的游說下,悠悠最終抱著美好的憧憬跳槽了。只是現實殘酷得很,作為“新人”,待遇連降兩級,成天被一群年輕人呼來喝去,問題接踵而來。“我只想問,現在后悔,還來得及嗎? ”
-專家建言:很多職場人,尤其是女性都缺乏職業安全感,潛意識里一直在尋求“穩定”。一般來說,初入社會的人包袱少,沖力十足,可以在不斷的打拼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從而實現自身價值。而成家之后,可能更多地考慮穩定。所以,到底是要高薪還是穩定,還需考慮當下的心態和家庭的需求,順其自然。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阿久原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平時工作認真,深得上司賞識。只是日復一日的工作容易使人生厭,阿久也不例外。年前,在朋友的引薦下,阿久結識了一家族企業的老板。席間,言談甚歡,對方隨即發出邀請,若阿久愿意跳槽去他公司,必將予以重任。這對一直幻想著干一番大事業的阿久而言,無疑是個不小的誘惑。“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未多做考慮,阿久便抱著這樣的想法,毅然決然地跳槽了。只是沒多久,他便嘗到了后悔的滋味:雖然擔著“總經理”的頭銜,卻沒有丁點實權。身為“外人”的他,天天得在股東們的眼色下干活。而曾經允諾的高薪也因“業績不佳”而泡湯……
-專家建言:“雞頭”還是“鳳尾”,只是個人感覺。其實職場無所謂好壞,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個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源自其對工作的掌控能力,而這種掌控力與個人職位以及工作環境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TIPS
“跳蚤”必備跳槽四部曲
1.弄清自己跳槽的理由
跳槽的借口可以有很多:薪水低、工作環境不如意、同事關系復雜、前途暗淡……然而,跳槽并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例如,在工作中遇到麻煩想逃避,或者個人能力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的不是跳不跳槽,而是如何充電以提高自身能力。
2.了解你的“新東家”
霧里看花花最美,在跳槽之前,你必須擁有一雙慧眼,看清新東家的真面孔,包括公司發展潛力、崗位前景等等。在計算清楚“跳槽成本”之前,請不要輕舉妄動,否則暈暈乎乎地跳過去,一切又得從頭開始,豈不冤枉?
3.把握好最佳的跳槽時機
“騎驢找馬”是很多人的經驗之談,但是這個經驗不一定對所有人都適用。如果你擁有出色的業績、良好的信譽和扎實的人際關系,基本上你可以自己掌控跳槽主動權。但是,如果你所有資質都一般,不妨準備好退路后再伺機而動,否則很可能長期處于失業狀態。
4.做好交接工作
凡事都得善始善終。在離開原公司前,應當盡量配合接你班的人做好交接工作,一是對前任公司的尊重,二來也體現了一位職場人士的職業道德以及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