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已正式跨入6.2時代。2月10日,據國家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2937,創下匯改以來新高,這也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首次破6.30大關。
牽一發動全身,大金融與小百姓息息相系,外匯匯率變動的影響已經滲透到臺州市民的生活中。外匯匯率變動對市民有何影響,如何讓錢更“值錢”又成為市民目前關心的話題之一。
留美學生家長:
趁機可小省一筆
近年來,出國留學已然成為一種趨勢,2月10日的人民幣外匯匯率變動著實讓家有留學生的臺州市民小省一筆,尤其是留美學生家長。“如果動作再慢一點,就可以省好多錢?!迸_州市民王女士看到匯率破6.3的第一反應就是:錯過了這次匯率變動的利好。
王女士的女兒在美國留學,每隔一段時間,她都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存在自己的主信用卡中。女兒在美國持有一張附屬卡,可以在美國直接取款或刷卡消費。1月30日,為了給女兒交學費,王女士兌換了1.5萬美元,當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6.3056,一共花了她94584元。2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為6.2937,王女士后悔地說,如果那時候她再兌換美元,同樣換1.5萬美元,就可以“便宜”約180元。2月14日,正準備給女兒兌換美元的王女士告訴筆者:“今天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6.2947,我要趁現在匯率較低,多換點,錯過了一次,總不能再次錯過……”
不過,王女士雖然錯過了2月10日的人民幣升值,但仍然是人民幣升值的受惠者。王女士給筆者算了一筆賬,2011年8月19日,她同樣幫女兒兌換過1.5萬美元,當時的匯率中間價為6.393,在不考慮匯兌成本的情況下,需要花費人民幣95895元,比王女士在1月底換的要多1300多元。而送孩子出國留學是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幾年下來匯率都沒有大變化,王女士能“省”上萬元。
美元理財產品:
受影響,理的人少了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似乎成了臺州市民信奉的至理名言,隨著理財觀念的深入以及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市民的目光更多的偏向了相對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
據了解,由于銀行理財產品起點低、風險小,購買理財產品已經成為臺州市民理財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大銀行也抓住市民的理財心里,紛紛推出了各類理財產品,從人民幣理財產品到外匯理財產品,發行理財產品似乎成了他們日常的常規性工作。
“受歐債危機影響,以及目前不景氣的股市影響,從去年起,理財產品就成為市民追捧的對象,不過外匯理財產品就沒那么受寵。2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3,跨入6.2時代后,買美元理財產品的人就更少了……”農業銀行臺州支行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
投資客:
未必不是機會
人民幣升值,給老百姓帶來什么影響?又有哪些好處?“經濟觸覺比較敏感的人,已經在倒騰美元了?!蹦硣猩虡I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那些經濟頭腦活絡,習慣于抓住機會“錢生錢”的市民,已經開始在人民幣和美元之間來回鼓搗了。理財專家建議,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一些持有美元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用的市民,不妨將這些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進行存儲。
也有一些投資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在這個時候購進美元,椒江的小李告訴筆者,“現在正是逢低吸納美元的好時候,以我多年炒外匯的經驗判斷,美元還會反彈的,先買些美元存著等待時機再賣出。”他們習慣于“買跌看漲”,在跌的時候買進,存在手里,等著其升值之后賺錢。
此外,各銀行還有一些“匯財通”之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也可以用于外匯的保值和增值。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但凡是投資都有風險,如何運作,就看個人的眼光和判斷。
相關專家對這種“買跌看漲”的行為并不看好,他們表示,這種行為也不是真正地理財,不過是一些具有投資意識的市民的投資甚至是投機行為,而且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即使匯率誰也無法準確預測,誰也無法保證買進的時候就是人民幣對美元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