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縣黃田鎮在朱黃村3000畝省級現代毛竹示范園區的帶動下,大力發展高效筍竹林生產。目前,全鎮已發展筍竹林面積8.1萬畝,建成高效筍竹林基地3.5萬畝,畝立竹量從113支增加到170多支,筍竹總產值達到2925萬元。
黃田鎮是由“撤、擴、并”前的3個鄉合并而成,共有27個行政村,是慶元縣區域面積最大的鎮。近年來,黃田鎮致力于“一手依托農業龍頭企業,一手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打造以區域特色農業為主的“產業快車”,建成了一批特色各異的糧食、筍竹、灰樹花、黑木耳、蔬菜、畜禽等規模型生產基地。全鎮初步形成了三大塊農業區域經濟:黃真片的優高型、生態型林特產農業區;三濟片的集約型、高效型灰樹花、黑木耳農業區;黃田片的規范化、機械化優高糧產、蔬菜、畜禽農業區。
黃田鎮有各類農業龍頭企業13家。這些企業內聯基地、外聯市場,產品特色明顯,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如龍頭企業方格藥業有限公司針對當地情況,投資200多萬元,引進加工高新技術和設備,并聘請上海農科院、沈陽藥檢大學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教授為技術顧問,開發灰樹花提取物——保力生膠囊,為當地農民解決了灰樹花銷路,促進了灰樹花產業的發展。去年,黃田鎮灰樹花種植達1800萬袋,總產量達1500噸,一躍成了全國最大的灰樹花生產基地鎮。
在各種激勵政策的引導下,村村因地制宜,掀起了“抓產業特色、扶農民抱團”的熱潮。目前,該鎮已有專業合作社26個,其中,18家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省、市級示范性合作社12家。神農糧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葉祥永介紹,合作社以集資、貸款、政府補貼的方式購置了多種機械。以病蟲防治為例,一般散戶如果自己購買農藥噴施的話,費時費力,成本也高,而合作社的統防統治,一畝只要花12.5元,省錢又省心。
此外,黃田鎮還進一步為區域食用菌發展定位,抓食用菌生產的更新換代,香菇與珍稀食用菌生產量的比例從1997年的90.6∶9.4變為去年的18.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