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17日訊 在日前召開的普陀區消防工作專題會上,確定對沈家門、東港的七層以上居民樓消防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這項工程總投資1600余萬元。
去年年底前,沈家門對轄區內七層以上居民樓的消防設施進行了一次排查。在墩頭社區的海馬樓,工作人員發現由于房屋建造于上世紀90年代,因此樓房內并沒有設置室內消防栓,且一些消防設施也存在老化、損壞現象。據統計,沈家門城區共有14個社區、205幢樓房的消防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此外,東港部分樓房也有類似問題。“沈家門、東港城區的部分七層以上居民樓,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消防設施可謂是‘先天不足、后天缺陷。”普陀消防大隊負責人說,這些居民樓的消防設施年久失修、損壞嚴重,多數已處于癱瘓狀態,存在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前,消防部門就碰到過這樣的情況:老小區出現火情,消防隊員趕到現場后卻尷尬地發現消防栓因損壞而出不了水。
2009年底,普陀區啟動了為期兩年的舊城房屋電氣線路改造工程,收到了明顯效果:老城區因電氣線路引發的火災大量減少。為此,普陀區決定再接再厲,對城區七層以上非封閉小區居民樓的消防設施進行改造,其中沈家門城區的改造范圍為中大、中洲等14個社區的205幢樓房。“這是一項事關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普陀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工程所需的1600余萬元資金由區財政安排解決。由于改造資金過大,再加上消防設施損壞的居民樓點多面廣,工程將分三年逐步完成。消防設施改造工程完工后,由市政管理部門負責日常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