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從香港特首位置退下的董建華,應寧波大學邀請前來參加一次活動,這位董伯竟然不帶一名隨從,只身前來,當他大踏步走出寧波櫟社機場出口時,著實把前去接待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
記者黃柯杰 | 浙江寧波報道
10月22日,寧波幫博物館舉行開館典禮。天下寧波人終于在這塊70畝的土地內,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就在數月前,寧波在全球范圍內征集城市形象口號,一對來自湖南夫婦所擬的“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高票奪魁。
新寧波人
站在三江口的高點上,夜幕下燈火璀璨,這里是寧波夜景最繁華的地方。
“這個城市有著太多的記憶,我們這一輩人還來不及重拾。”李婉茹說。如今,她要重拾的不僅是記憶,還有自己的事業。
李婉茹1958年在香港出生,父親是寧波人,家族世代行商。在2008年底,金融危機最為肆虐時,她把公司從香港搬遷到寧波。此前,她多年合作的兩個美國客戶破產,80萬美元的貨款成為死賬,這也讓她的公司陷入困境。
做服裝出口的李婉茹,多年以來,一直把生產基地放在珠三角,在遭受到金融危機重創之后,她尋思著把公司搬到內地,“成本低,產品配套全”是現實理由。
在到寧波定居之前,她對這個城市知之甚少。“每年參加服裝節,對寧波印象最深的就是南苑飯店,一點不比上海差。”已經五星十年的南苑飯店作為寧波本土服務業的標桿,是浙江省第一家五星級酒店。
李婉茹24歲的女兒李雪琳,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設計系畢業后,在寧波一家服裝公司做設計師。這位“小海歸”對寧波充滿興趣,常隨身拿著一本寧波電臺主持人賈軍編寫的《寧波話》手冊。
60多年前,李婉茹的父親李開濟到香港謀生,依仗過硬的裁縫技術,在香港開了一家服裝店。白天招攬生意,晚上則學說粵語。五年后,他娶了一名來自潮州的女子,在香港成家。直到1987年去世,除了偶爾與家鄉親人有書信來往外,老先生沒回過一次故鄉,這也成為他終生的遺憾。
李婉茹小時,父親曾教她說寧波話,也告訴她寧波的一些風俗往事、名勝古跡。寧波的地名,李婉茹都能一一說來,她甚至還能說出“走遍天下,不如寧波江夏”的寧波俗語。
2009年11月初,李婉茹帶著女兒來到位于鎮海的寧波幫博物館參觀。她告訴本刊記者,自己的事業要在寧波重新起航,陳列寧波幫艱苦創業史的寧波幫博物館將是她重新創業的精神殿堂。
安家寧波一年后,她已經感受到這里的商業活力,“公司職員比香港更勤勉,尋找合作伙伴更為容易,做貨物出口的效率之高遠超乎我的想象。”
與香港快節奏的生活比起來,寧波顯得更安逸。“我們還有時間去放風箏呢,還參加過寧波的城市形象口號征集。”李雪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