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24日訊 國慶將至,37歲的網店店主李東又忙碌地迎來了生意高峰。李東是遂昌縣?口鄉樂山頭村人。7年前,他來到遂昌縣城踩黃包車。如今,李東開出了三家網店,最高月收入近萬元,是踩黃包車時的6倍以上。李東說:“我還帶動了其他五位黃包車夫開網店。我們生意越來越好,去年年底前,遂昌烤薯一度賣斷了貨。”
截至9月底,像李東這樣,麗水網上創業的農村青年已有9699人。加上他們雇傭的工人,帶動的上下游從業人群,以及城區企業里的大量網絡銷售人員,全市有了大約3萬名的青年網商大軍。通過網上成功創業,他們開辟了自己的人生舞臺,賣火了家鄉特產。
然而在三年之前,麗水青年網商還只有一兩千人。瞄準大量青年需要就業創業,全市特色產品亟需拓展國內外市場的難題,2010年,團市委以“免費培訓”為切口,逐步展開了“青年網商大軍”打造計劃。三年來,團市委通過推政策、抓培訓、立試點、建平臺等措施,初步實現了青年網商發展、壯大和集聚。
據統計,今年1—8月,全市已累計實現網絡銷售額5.95億元,月銷售額百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23家。這些青年網商把全市所有特色產品賣到了全國每一座城市。
42歲的呂振鴻如今是全市農村電子商務“領頭雁”。幾年前,他還只是市區租了個小店面的“燒餅郎”。通過網上創業,呂振鴻創建了自主品牌“北山狼”。2011年,他的公司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而且,在他的帶動下,縉云縣壺鎮鎮北山村有25戶100多位村民開始從事電商,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淘寶村”。去年,該村僅支付的快遞費就達到了178萬元。
與此同時,在這支青年網商大軍的推銷下,麗水傳統產業均得到了快速發展。云和木玩、龍泉竹木產業等從單一的外貿貼牌加工逐步打響了內銷自主品牌;青田石雕、龍泉青瓷寶劍等文化產業產值成倍增長。現在,不少青年人開始在網上為家鄉“賣空氣、賣山水、賣生態”,成了生態旅游產業的生力軍。
團市委副書記王井泉說,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身網上創業,還形成了一股濃厚的創業氛圍。未來3—5年,麗水還將培育1萬名青年從事農村電子商務。屆時,經他們的輻射和帶動,麗水將形成一支十萬人的青年網商大軍,推動秀山麗水的“綠色崛起、科學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