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22日訊 昨日下午,位于龍泉市劍池街道翠青坊旗艦店的庫房里,工人們忙碌而又熟練地將一套套青瓷茶具、擺件等商品進行打包裝盒。一旁忙著對照訂單清點貨品的負責人周鼎說:“雖然元旦假期已經過去不少時日,但元旦放假兩天積壓下的訂單還沒發完,而且臨近年關,網上訂單越來越多,我們都來不及打包了。”
作為龍泉當地涉足電子商務的先行者之一,周鼎從2011年開始試水網店銷售,并注冊“翠青坊”商標,專營龍泉青瓷。兩年間,“翠青坊”成為迅速崛起的電子商務企業,2012年交易額達120多萬元,并先后帶動周邊40余戶近百人從事網絡銷售。
如今,在龍泉當地,像“翠青坊”一樣,突破傳統營銷,開辟網絡市場正成為青年農民創業者的新選擇。截至2012年底,龍泉的網店達到了387家,從業人員約1500多人,大多數創業者來自農村,銷售額最高的網店年銷售額達上千萬,2012年全年龍泉的農村電子商務銷售總額超過1億元。
為扶持鼓勵青年農民網上創業,龍泉相關部門向網創青年伸出了服務的雙手。去年8月,在龍泉團市委的倡議下,龍泉市電子商務協會正式成立,涵蓋了龍泉區域內經營青瓷、寶劍、婚慶用品、土特產等電子商務各個行業主要的從業人員以及各行網貨供應商。
2009年之前還在江西等地從事服飾生意的林日良,眼見龍泉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2011年回鄉開始了“幸福嫁日”婚慶產品品牌的網店經營,并漸漸做到了日銷售額達3000元左右的業績。前段時間,決定擴大店鋪規模的他,一度遇到了資金困難,通過向協會反映情況,在協會及龍泉團市委的共同努力下,林日良成功申請到5萬元的無息貸款,“在外開服裝店都虧本,實在是找錢無門,有了這5萬元的貸款,我準備再添置一些設備,設計開發幾款新產品。”
“現在的農村青年沒幾個愿意在農村干農活,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就是游手好閑,看著他們一個個走上網創之路成為新型‘數字農民’,這何嘗不是一種‘蝶變’?”協會秘書長周鼎表示,通過建設融市場主體性和公共服務性為一體的創業服務平臺,使網店經營者從“單兵作戰”實現“抱團作戰”,有效降低了開網店者的經營難度及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