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23日訊 1月21日上午,在仙居縣橫溪鎮鄭橋村,一家特殊的“企業”掛牌成立了,入股這家“企業”用的是土地,村民們成了股東。
這家股份合作“企業”,名叫仙居縣新合股份合作農場,是仙居縣對農村經營模式的一種新探索。這也是我省第一家股份合作農場。
新合農場采用土地入股方式,配合“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目前共有土地800畝,入股農戶132戶。
“農戶拿出6畝地,就能占上一股。等到地里有了收成,入股農民將依其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紅利;到了年底,入股農民還可獲得農場剩余盈利部分的多次‘按股分紅’。”仙居縣農業局局長楊賽中介紹,過去的合作社基本上是以資本鏈接和產品鏈接為主,股份合作農場則是以土地作為資本,以現代企業制度的統一經營、管理,形成農業產業化。
而在當了股東后,農民就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了,可以選擇外出務工或經商賺錢,也可以進農場,成為“職業農民”賺取工資。
俞榮火是新合農場的場長,也就是股份合作農場的“總經理”。
在俞榮火的理解中,在土地所有制性質不改變的前提下,搞股份合作農場,土地承包經營權就牢牢掌握在村集體手里。也就是說,在不流轉土地的情況下,土地被盤活了,還可減少無效投入,兼顧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利于增加村民收入。
“統一種苗、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品牌及認證、統一銷售分配,這六個統一下來,不但能節省下很多人力、物力,還能實現農業的規?;l展。”俞榮火說。
按照統一規劃,鄭橋村東面幾百畝地里,現在全部種上了紫云英,聘了養蜂人,養起了蜜蜂;村北面的200畝地里,則是全部種上了油菜花。“到了春天,紫云英燒了后,綠肥就把田地給‘調理’好了,這時候,我們再種上綠色水稻,聘請農技專家來伺候它們……”對于未來,俞榮火充滿了信心。
“從今年的情況來估算,農場能實行兩次分紅,第一次分紅是農場回收農戶的農產品,使農戶有了收入,第二次分紅就是通過加工精米、年糕、米面,農場得利以后再分紅。”俞榮火說。
未來,成壟成片的標準化農田,將改變昔日江南農家小塊耕種的模式,按規劃分片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會以茂盛的姿態,展現仙居鄉村的新魅力。
此外,在普通農民以土地入股拿紅利金的基礎上,仙居縣還將會嘗試以技術資金入股,拿股金;以勞務入股,拿薪金等多種模式的股份合作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