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全市上半年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在海洋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召開,會議通報了舟山市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分析了當前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下階段推進工業經濟的主要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今年以來,舟山市緊緊抓住新區規劃獲批的有利時機,努力克服宏觀經濟形勢帶來的不利影響,進一步加大工業有效投入,著力保障企業穩定,全市工業經濟總體保持了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
會議強調,要在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上積極作為,在加快項目推進上積極作為,在推進產業升級上積極作為,集中力量協調解決一批即期問題,深入推進船舶工業示范基地建設,繼續加強金融創新和要素保障工作,確保全年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平穩——上半年工業經濟形勢主基調
浙江在線07月17日訊 今年上半年,舟山市針對宏觀經濟形勢復雜、船市低迷的情況,重點通過加強運行監測和企業幫扶,力保經濟平穩運行。上半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703.2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566.6億元,同比增長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0億元,同比增長6.3%,總體上保持平緩增長的態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552.6億元,同比增長5.6%,工業產銷率達97.5%。
工業主導行業總體穩定。機械制造業、電子電機業和水產加工業的規上產值均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船舶修造業在全球船市極為低迷的情況下,規上產值實現283.3億元,同比增長3.6%。
大部分區塊工業產值增長平穩。與去年同期比較,定海增長9.8%、普陀增長10%、嵊泗增長12.2%,開發區增長20.2%,岱山下降5.4%。
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舟山市工業低位增長,但行業基本面還是穩定的。而且上半年舟山市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今年以來,舟山市加快推進船舶與海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分別出臺了《建設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實施方案》和《關于進一步促進船舶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安排專項扶持資金,組建船舶產業發展基金,確定了第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企業,加快推進船舶企業轉型升級。
舟山市深入開展企業幫扶,確保重點企業平穩生產,上半年全市企業累計減負22.3億元。通過“機器換人”、建設船舶工業設計基地和重點船舶企業研究院等,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批海工、汽配等續建項目推進較快,部分項目基本建成或已達到投產條件,有望在下半年投產。
亮點——希望孕育于細節中
從這次會議披露的上半年工業形勢看,有不少亮點值得關注。
浙江在線07月17日訊 上半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17.6億元,同比增長30.7%,增速列全省第二,其中制造業完成投資74.2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的63%。在浙能煤電等項目的拉動下,能源產業完成投資32億元,同比增長1.5倍;風電、海水淡化、生物燃料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增多。水產加工企業技改意向較強,上半年投資增長50%。
在金海重工、正和造船的海工裝備制造技改等一批重大技改項目帶動下,全市上半年完成技改投資39.5億元,同比增長93.1%,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市完成新產品產值65.9億元,同比增長26.9%。全市規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綜合能耗下降6.5%。
海工裝備產業經過多年培育獲得突破性發展,逐步形成生產規模,上半年實現產值7.2億元。惠生海工項目已完成投資20億元,長宏國際等一批海工相關項目正積極推進。海工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取得重大突破,舟山中遠船務接獲7艘海工裝置訂單,太平洋海工接獲大型海工輔助生活平臺續建項目,惠生海工接獲首筆大型海工模塊訂單;太平洋海工720海洋生活平臺、金海重工90米自升助航式作業平臺、舟山中遠船務FPSO(浮式生產儲油船)相繼開工建造。
6月在杭舉行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招商推介暨項目簽約會中,簽約的9個臨港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303.5億元;5個產業基金、產學合作項目,計劃總投資189億元;此外還有2個工業產業園合作平臺簽約。這些都將為舟山市工業的后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信心——挺過去又是藍天
“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依然面臨著增長后勁不足、船舶行業低迷、項目建設有待加快、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但是要看到希望,堅定信心,對癥施策。”這是與會人員的共同心聲。如船舶產業,雖然只增長了幾個百分點,但是放在全省、全國乃至國際上來比較,依然是來之不易的成績。關鍵要利用好宏觀環境的倒逼機制,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在迎接下一輪行業復蘇中走在前面。
工業經濟在新區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動搖。無論是對于整體經濟形勢的平穩健康發展,還是落實新區發展規劃,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基地,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和發展潛力的海洋支柱產業,都離不開海洋工程裝備與船舶產業、水產加工業以及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子信息等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工業經濟的首要目標是要確保完成年初確定的“3個10%”,即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總產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均增長10%。這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抓緊排摸、查漏補缺,繼續深化企業服務,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抓好要素保障,積極推進部分企業和項目加快擴能投產,并做好重點企業的預警監測工作。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后勁所在。近日,市政府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點項目現場督查及協調會,就是要強勢推進項目建設。在招商選資、項目審批、加大投資、要素保障等方面,各地各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合力,迎難而上。產業升級是工業經濟的必由之路。要根據船舶與海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已有部署,通過“一企一策”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深化細化企業幫扶措施,積極培育引導海工產業發展壯大。據了解,舟山市就加快推進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也正在深化研究,準備出臺相關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