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3日訊 8月15日,記者從衢州市鋼材市場獲悉,長期低迷的鋼材市場似乎有回暖的跡象。
鋼材市場最大股東、衢州市東閣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應冬茍介紹說,以螺紋鋼為例,自去年7月份開始一直呈波動下滑,按慣例春節后鋼材一般要上漲,結果卻沒有漲。到了今年7月初才開始波動上漲,已從低谷的每噸3300元漲到了現在的3800元,估計可達3900元。
長期低迷的鋼材市場讓應冬茍遭遇了虧損。“去年,鋼材貿易虧了上百萬元。”應冬茍說,市場低迷時做鋼材批發生意要虧本,可是他在開化的鋼材經營店的零售生意卻還可以,“鋼材批發,我一天是上千噸的量,但是在鋼材價格上漲了就能賺回來。”
葉惠舟是衢江區后溪鎮赤山口村人,以前販過木材,打過工,開過拖拉機、販銷過柑橘,現在也做鋼材生意。
“鋼材市場已經連著兩年是‘寒冬’了。”葉惠舟說。他是在2007年,見衢州的城市化建設發展快,與妻子進城,在市鋼材批發市場租下兩間店面,做起鋼材生意。沒想到,第二年就遭遇金融危機,他倆辛苦一年卻沒賺到錢。咬咬牙,堅持下去,到了2009年他的鋼材批發與零售生意漸漸好轉。
如今,因為遭遇鋼市的“寒冬”,本來不抽煙的葉惠舟現在每天要抽好幾包香煙。“以前,一年要銷售5000噸鋼材,現在鋼材的銷量少了很多,去年,我一個月的銷售量是300噸左右,今年上半年還是差不多。”葉惠舟說,現在做鋼材生意,日子最難過的是那些單純的中間商,因為沒有需求是舉步維艱。以前,葉惠舟做鋼材批發生意是邊墊資邊做的,而今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他也只好采取了現貨現賣,“我們是盼著鋼材行業的春天早一天來到。”
產能過剩是主因
上半年,我市鋼材市場價格延續了自去年以來持續走弱的態勢,應冬茍認為,這主要是鋼材產能過剩造成的。從全行業看,幾乎沒有主動減產的企業,產能的不斷攀升造成鋼材市場持續低迷。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信息顯示,隨著鋼廠對后市需求預期增強,以及新投資產能的投產,全國鋼廠產量持續回升,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國累計生產粗鋼3.9億噸,同比增長7.4%。受此影響,鋼材市場供應壓力增大,供大于求的狀況日益突出;其二,是國家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速放緩。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5%,將重心轉移至調結構、轉型促發展方向,這是首次將GDP增速定在8%以下,結束了我國實行數十年的“唯GDP論”。經濟增速的調緩,抑制了投資規模的增長,直接影響到了鋼材的有效需求;三是國家嚴控房價,有效抑制了房地產市場的過熱。今年以來,國家調控房價的政策不僅沒有絲毫的松動,迫使房地產開發商減少新增開發項目和在建開發項目的開工不足,導致建材類、管材類鋼材市場需求大大減少。
為了“穩增長”,有關人士認為國家應該會適時出臺一些經濟增長利好政策,加之下半年新城鎮化規劃也將發布,將帶動大量產業的發展,同時9、10月份也將迎來鋼材市場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預計鋼材市場價格將會逆勢回暖。
應對低迷需多渠道發展
“做鋼材貿易,市場波動不穩,科技含量低,利潤少,每噸批發的差價只有20元。去年,鋼材貿易虧了上百萬元。”應東茍告訴記者,除了衢州的兩家鋼材企業外,4年前他還投資500萬元在杭州創辦了一家鋼材貿易公司,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現在,他企業的鋼材年銷量達到了20萬噸。
鋼材貿易遭遇虧損,怎么補回來?“關鍵在于多渠道發展,一步一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避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應東茍早在前年就利用期貨來規避風險,專門成立了一個期貨部。他說,以前是用現貨庫存,需存5000噸至上萬噸的鋼材,現在是期貨建倉。2011年春節后,鋼材價格每噸是6000元,之后跌到4700元,應東茍抓住一個空檔賺了80多萬元。
今年,應東茍看準市場,在鋼材價格位于3500元時建倉,雖然只有500噸,但在鋼材價格3700多元時出倉卻也賺了十幾萬元。他說,利用期貨來規避風險關鍵要看好市場價格,否則也會虧損的。
2012年,應東茍投入2000多萬元在四川創辦一家電子科技公司,專門生產鐵粉芯、鐵硅鋁等新型磁性材料。“今年上半年已有2000多萬元的產值。”應東茍相告,這家公司自去年6月份投產以來,效益還不錯,同時也為資金回流增添了一條新的渠道。
而今,應東茍還與高鐵部門合作,在浙江、江西等地的高鐵項目投資建設4個標段工程,實現了多渠道發展。
“小微企業融資難,想進一步做大還缺資金投入。”葉惠舟說,以前他是鋼材零售、批發和加工都做,后來發現中間銷售的環節難以維持,加之鋼材加工效益好,所以現在主要從事鋼材加工。“一年的鋼材加工量大概500多噸,主要以箍筋為主,用于工地和農戶建房,銷往常山、開化等地。”今年,葉惠舟還在雙港開發區租了7畝土地,準備添加一個加工箍筋的場地,進一步把鋼材加工做大做強。